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戊己丸

戊己丸

《中国药典》:戊己丸处方

黄连300g 吴茱萸(制)50g 白芍(炒)300g

性状

为棕黄色的水丸;味苦,稍有麻辣感。

炮制

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泻肝火,和脾胃。用于肝胃不和,口苦嘈杂,呕吐吞酸,腹痛泻痢。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贮藏

密封,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近代·《中药制剂手册》,本方又名“白凤丸”:乌鸡丸组成

净乌鸡640克,地黄250克,当归144克,人参、鹿角胶、白芍、香附、山药、丹参各128克,鳖甲、天门冬、川芎、芡实各64克,桑螵蛸、煅牡蛎、鹿角霜各48克,黄芪、甘草各32克,银柴胡20克。

用法

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功效

益气养血,调经止带。

主治

妇女体虚,症见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腰腿酸痛,身体消瘦,舌淡苔薄,脉细弱。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崩漏、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慢性前列腺炎、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精液不液化症等病症。

1.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本方治疗60例,疗程15日。疗效评价以漏下症状消失为治愈,漏下症状明显改善为好转。结果:治愈33例,好转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7%(《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第1期)

2.围绝经期综合征:本方治疗120例,疗程3个月。结果:120例患者,以潮热出汗、烦躁易怒症状改善最为显著,Kupperman评分(比较服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包括潮热出汗、烦躁易怒、失眠、抑郁、性交困难、感觉异常、关节肌肉酸痛、泌尿道症状、眩晕、乏力、头痛、心悸)明显下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第7期)

3.慢性前列腺炎:本方治疗100例,疗程3个月。以自觉症状好转,小便通利无余沥,肛门指诊前列腺局部无压痛,质硬变软,体积变小,前列腺液检验卵磷脂小体增多,分布均匀,白细胞

猜你喜欢

  • 安胎膏

    处方老母鸡1只(缉死,勿经水,拔尽毛,竹刀破击肠杂,入粳米、糯米半碗,银针穿线缝好,麻油4斤熬听用),生地4两,川芎(酒洗)2两,当归(酒洗)2两,杜仲(炒)2两,续断(炒)2两,白术2两,黄芩2两,制香附2两,淮山药2两,党参1两,黄耆1

  • 安胎补火汤

    处方大熟地5钱(净西砂仁末1钱2分同捣烂),北枸杞3钱,菟丝饼2钱,正关鹿膏3钱(牡蛎粉拌炒),破故脂3钱(盐水炒),川续断2钱(酒炒),白归身3钱(酒炒,大便溏者用土炒),正川芎1钱2分,酒杭芍2钱,淮山药4钱,抱茯神3钱,台乌药2钱(后

  • 安胎调气饮

    处方人参、白术(炒)、炙甘草、熟地、当归、白芍(酒炒)、川断、杜仲、陈皮、砂仁。功能主治妊娠元气不足,怠倦不能承载,胎动不安。摘录《盘珠集》卷下

  • 安胎达生散

    处方紫苏、陈皮、川芎、人参、白芍、甘草、当归、大腹皮、生姜、葱白。功能主治怀孕八九月,胎动不安,或跌伤辏上,心腹腰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 安胎铁罩散

    别名安胎织罩散处方白药子1两,白芷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胎动不安。用法用量安胎织罩散(《准绳·女科》卷四)。摘录《妇人良方》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