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芙蓉膏

芙蓉膏

《疡医大全》卷八:芙蓉膏处方

芙蓉叶(秋采)18克 榆面60克 生大黄15克 皮消30克

制法

上药研细。

功能主治

束毒消肿。治阳证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

用法用量

葱汁、童便调敷,留顶。

摘录《疡医大全》卷八《中医皮肤病学简编》:芙蓉膏处方

木芙蓉(叶、花)。

制法

晒干,为末,加凡士林调成1:4软膏。

功能主治

外科感染。

用法用量

外敷。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嵩崖尊生》卷十:芙蓉膏处方

蓖麻子1两,冰片3分。

制法

共捣为膏。

功能主治

中风口眼斜。

用法用量

在左,以此涂右;在右,以此涂左。

寒月,加干姜、附子各1钱。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芙蓉膏处方

芙蓉叶8两,大黄8两,泽兰叶8两,黄柏8两,黄芩6两,黄连6两,冰片2钱。

制法

上为细末,按7份凡土林3份药的比例调成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主急腹症手术后并发腮腺炎,软组织感染初期,有红肿热痛而脓未形成者。丹毒、蜂窝织炎、疖、痈、乳腺炎初起。

用法用量

外敷。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医学心悟》卷六:芙蓉膏别名

芙蓉菊花膏

处方

赤小豆4两,芙蓉叶4两,香附4两,菊花叶4两,白及4两。

制法

上为细末,每末1两,加麝香1分,米醋调。

功能主治

发背,肿势蔓延。

用法用量

芙蓉菊花膏(《疡医大全》卷八)。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芙蓉膏处方

芙蓉叶10g,大黄10g,番泻叶10g,黄连10g,黄柏10g,冰片3g。

功能主治

凉血清热,消肿止痛。主丹毒、蜂窝组织炎、疖痛初起及给节红斑。

摘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回春》卷八:芙蓉膏处方

芙蓉叶(或皮或根亦可)、黄荆子各等分。

制法

入石臼内捣极烂,用鸡子清调。

功能主治

痈疽发背诸毒。痈疽发背,肿痛如锥刺,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搽于疮上,留顶。

摘录《回春》卷八《准绳·疡医》卷三:芙蓉膏处方

山布瓜根、芙蓉叶、紫荆皮、凌霄根皮、天南星、天布瓜、鸡屎根(取皮)、背子蜈蚣。

制法

上砍烂,入些醋。

功能主治

手、臂、腕、臑、胕、掌等处结毒,焮赤肿痛。

用法用量

加温涂敷患处。

摘录《准绳·疡医》卷三《准绳·疡医》卷六:芙蓉膏处方

紫荆皮1两,南星1两,芙蓉叶2两,独活5钱,白芷5钱,赤芍药5钱。

制法

上为末,生姜汁、茶清调。

功能主治

打扑伤损,肿痛紫黑,色久不退者。

用法用量

加温贴敷。

伤损紫黑色久不退者,加肉桂5钱。

摘录《准绳·疡医》卷六《宣明论》卷十五:芙蓉膏处方

料炭灰半升,桑柴灰半升,荞麦秸灰半升(上灰用热汤淋取2升,熬至5分,又用:),独角仙1个(不用角),红娘子半钱(不去翅足),糯米49粒,石灰1两(风化者)。

制法

上为末,将前项灰汁调如面糊相似,在瓷盒子内于上底理5-7日,取出使用。

功能主治

大小诸靥子遍满头面或身体者。

用法用量

取瘢痕靥内刺破,用细竹签子点之放药,用湿纸揩药,再点至三上,见瘢痕时,冷水淋洗。

注意

忌姜、醋、鱼、马肉。

摘录《宣明论》卷十五

猜你喜欢

  • 八宝退云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八宝退云散处方白甘石12两,黄甘石6两,梅片4两,硼砂5钱,熊胆2钱,青黛8分,麝香5分,黄连面6钱,石蟹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暴发火眼,热泪难睁,膜糊云翳,赤肿作痛。用法用量将药蘸水点入大眼角。注意

  • 八宝金药墨

    处方胡连2钱,川连2钱,梅片3钱,麝香3分,珍珠3分,牛黄5分,僵蚕1钱,青黛7分,草霜1钱,礞石2钱,大黄1钱,熊胆5分,灯心灰5分,五倍子3钱,山慈菇3钱,甘草3钱,玄明粉1钱,硼砂2钱,琥珀1钱半,薄荷叶2钱,荆芥1钱。制法上为细末,

  • 八宝饮

    《魏氏家藏方》卷二:八宝饮处方罂粟壳(去瓤蒂顶,蜜炒)、橘红、款冬花、百合、桑白皮、桔梗(炒)、人参(去芦)、阿胶(锉,蚌粉炒成珠)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大片,乌梅1枚,北枣2个(擘开),同

  • 八宝黑虎散

    处方冰片1分,水银1钱,宫粉1钱,明雄5分,麝香1分,铅1钱,轻粉6分,百草霜1钱。制法先将水银、铅放铜勺内,火炼好,研末;次将百草霜用勺炒,候烟尽为度;再将各药合研极细,收瓷瓶内,勿令泄气。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疔疮。用法用量用时以少许置

  • 八宣汤

    处方葛根、升麻、川芎、甘草、麻黄、赤芍、陈皮、白芷。功能主治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者。摘录《慈幼新书》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