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小温中丸

小温中丸

《丹溪心法》卷三:小温中丸处方

苍术 川芎 香附 神曲 针砂(醋炒红)

制法

上药为末,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

治湿热黄痘,症情较轻者。

用法用量

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午后、食后用酒送下。

春加川芎,夏加苦参或黄连,冬加吴茱萸或干姜。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元·《丹溪心法》:小温中丸组成

青皮一两(30克),童便浸香附四两(120克),苍术二两(60克),半夏二两(60克),白术半两(15克),陈皮一两(30克),苦参半两(15克),姜汁炒黄连一两(30克),醋炒针砂二两(60克)。

用法

研末,神曲糊为丸。每服6克,每日2次。

功效

燥湿运脾。

主治

脾虚不运,湿热积滞内蕴,腹部胀满,大便溏薄,两足浮肿,苔厚腻,脉滑。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本方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45例,疗程为1~11个月。疗效评价以患者自觉腹胀症状消失,超声波提示无腹水,肝功能及白蛋白/球蛋白比例正常为显效标准。结果: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6%。(《江苏中医》1993年第3期)

方解

本方白术补脾燥湿,使运化有权,赞助药力,自然邪尽化而正不伤;半夏化其湿,茯苓利其水,陈皮理其气,甘草和其中,且皆可寓宣于补;黄连、苦参清湿中之瘀热;针砂、神曲化积滞之陈邪。用醋、水为丸者,凡欲散之,必先敛之,不使其邪有散漫之意耳。

方歌

六君子汤去人参,神曲苦参香附群,黄连针砂醋糊丸,陈皮生姜汤送饵。

摘录元·《丹溪心法》

猜你喜欢

  • 半夏干姜散

    《金匮要略》卷中:半夏干姜散处方半夏 干姜各等分制法上二味,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温胃止呕。主胃中有寒,干呕吐逆,吐涎沫。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浆水300毫升,煎取210毫升,顿服之。备注本方证属胃中有寒,津液凝为痰涎,随胃气上逆,因而干呕、吐涎

  • 半夏干姜汤

    《张氏医通》卷五:半夏干姜汤处方半夏、甘草、干姜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干呕,吐涎沫。用法用量每取方寸匕,浆水煎服。摘录《张氏医通》卷五《疝气证治论》:半夏干姜汤处方干姜、桂枝、半夏、苍术、生姜各等分。功能主治心胃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水煎

  • 半夏平胃散

    别名安中散处方半夏2两(汤浸洗7次,切片,焙干),厚朴4两(姜制),陈皮6两(去瓤,焙干),甘草2两(炙焦黄),苍术6两(米泔浸一伏时,去皮,切,焙干)。制法上锉,慢火炒焦,为粗散。功能主治胃虚,寒热百病,脾寒痰盛,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3

  • 半夏拨刀

    《圣济总录》卷一九○:半夏拨刀别名半夏饪处方大麦面4两,半夏(汤洗去滑,尽炒)半两(为末),桂(去粗皮)1钱(为末)。功能主治妇人痃癖,血气,口吐酸水。用法用量半夏饪(《普济方》卷三二五)。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圣济总录》卷一九○:半夏

  • 半夏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散处方紫菀(去苗.净洗)、五味子(捡净)、半夏(汤泡七次)、甘草(炙),各五两;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各二两半。炮制上件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咳逆上气,心胸痰壅,不欲乳食。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