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

《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处方

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芍药6克 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桂枝6克(去皮)

功能主治

解肌发表,生津和营。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葛根,减2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覆取微似汗。调养如桂枝汤法。

备注

据林亿等考证,本方当去麻黄。

摘录《伤寒论》汉·《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组成

桂枝二两(6克)、芍药二两(6克) 、生姜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大枣十二枚(3枚)、葛根四两(12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解肌发表,生津舒筋。

主治

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之发热恶风、汗出、项背强而不舒,舌苔薄白.脉浮缓: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神经根型颈椎病、帕金森病及皮疹等病症。

1.头痛:以本方结合针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58例,与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42例对照。疗程为30日。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疗效评定按划线法国际标准。治疗后完全无痛为完全缓解。结果:总有效率91.38%。(《河北中医》2010年第12期)

2.神经根型颈椎病:以本方随症加减结合颈椎牵引治疗68例,与坐位颌部牵引治疗55例对照。1个疗程为10日,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间间隔2日)。治疗前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疗效评定以原有各型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随访3个月未复发为临床痊愈。结果:临床痊愈率45.83%。(《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第12期)

3.帕金森病:以本方合多巴丝肼(美多巴)治疗震颤型帕金森病30例,与中药协定方及多巴丝肼治疗30例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病情评分情况及安全指标监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末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行为和情绪积分、日常活动积分以及运动功能改善积分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新中医》2008年第7期)

4.皮疹:以本方治疗药物性皮疹30例,与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治疗30例对照。两组患者均停用其他药物、清淡饮食、适当休息。1个疗程为5日。治疗1、2.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皮疹消退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有效率80%,2个疗程有效率90%,3个疗程有效率97%。(《河南中医》2007年第10期)

方解

桂枝加葛根汤系桂枝汤加葛根而成。方中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以治汗出恶风之表虚,加君药葛根解肌发表,鼓舞胃气上行而升津液以柔润筋脉,表解津和,诸证皆平。

临床应用以发热汗出、恶风、项背强痛不舒为辨证要点。如见到温病初起而项背强急,去桂枝、生姜,加黄芩、金银花;高血压引起头痛、颈项牵强,加钩藤、白蒺藜、僵蚕;风气偏盛,加荆芥、防风。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肩周炎、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落枕、眩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颈心综合征、药物性肝损害、病毒性痉挛性斜颈等病症。现代实验研究表明,桂枝加葛根汤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抗过敏作用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歌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摘录汉·《伤寒论》

猜你喜欢

  • 备急经健脾丸

    处方厚朴1斤(去皮,切),枣2升(去核,切),生姜1斤(去皮,切)。制法上先入锅内猛火炒匀,搅,候紫焦倾出,为粗末。每药末1斤,入良姜4两,干姜4两(炮裂)、神曲4两,同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暖脾胃,增进饮食。主用法用量每服

  • 备急羊蹄根涂方

    处方羊蹄根、草乌头。功能主治一切风癣及诸般癣瘙痒,搔之不已。用法用量净拂多人行砖,上滴好醋,先磨草乌头约1分,次磨羊蹄根2分,爬令发痒,以指点药抹之,仍吃煮肾散相为表里。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 备急膏

    处方川鸡头半两(烧为灰),腻粉1分,龙脑1分。制法上为末。以黄牛胆汁调成膏,以瓷器盛。功能主治中风口噤不开。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拗开口灌之,不拘时候,续以豆淋酒投之。摘录《圣惠》卷十九

  • 备金散

    处方香附4两(炒),当归尾1两2钱(炒,用尾),五灵脂1两(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血崩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醋汤调,空心服。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八

  • 奔气汤

    别名茱萸汤处方甘草2两,人参2两,桂心2两,茱萸1升,生姜1斤,半夏1升。功能主治奔豚病,从卒惊怖忧追得之,气下纵纵,冲心胸脐间,筑筑发动有时,不治杀人。大气上奔胸膈中,诸病发时,迫满短气不得卧,剧荏便悁欲死,腹中冷湿气,肠鸣相逐成结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