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急救稀涎散

急救稀涎散

组成

皂荚(如猪牙肥实不蛀者,削去黑皮)四挺(120克)、白矾(通莹者)一两(30克)

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服1~2克,温开水调,灌下。

功效

涌吐痰食,开窍醒神。

主治

主治中风闭证,痰涎壅盛,痰声漉漉,不省人事,脉滑实有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脑外伤致癫等病症。

脑外伤致癫(个案):以急救稀涎散治疗1例,温水冲服,约15分钟后,患者出现呕吐,呕吐为清水痰涎,量约600毫升,30分钟后,患者神志渐清。能认清父母及旁人,应答自如,举止如常人。药已奏效,停服。随访1年余,未复发。(《中医杂志》1997年第1期)

方解

本方为痰壅气闭于上而设中风闭证,痰涎壅盛,或喉痹阻塞气道,病情紧急,当立即疏通咽喉,缓解危急,然后再随证调治。方中白矾酸寒涌泄,能化解顽痰,并有开关催吐之功;皂荚辛温而咸,辛能开窍,温能化痰,成能散结,善通关去闭,荡涤痰浊,两药合用。有稀涎催吐,开窍通关的功用。

应用时但得吐出稀涎少许,即宜中病而止,随进相应方药予以调治。服用量不宜过大,以免损伤正气。

方歌

稀涎皂角与白矾,急救可祛膈上痰,中风昏迷属闭证,功能开窍又通关。

摘录宋·《圣济总录》

猜你喜欢

  • 壁土汤

    处方陈壁土。功能主治脱肛。痢时用力太努,肛门坠下。用法用量河水煎,候脱肛熏洗,以五倍子末掺之。摘录《幼科金针》卷下

  • 壁宫丸

    处方壁宫1枚(去头脚尾,面裹煨熟),熊胆1钱(研入),麝香半钱(细研),黄连1钱(去须)。制法上为末,蟾酥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心腹虚胀,爱食泥土,四肢壮热。用法用量每眼5丸,研猪肝汁送下。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 壁钉散

    处方银朱、灵磁石各等分(为末),壁钉虫6-7枚(潮湿处取,状如海狮,紫黄色,瘦而光滑,雨后多着墙上,连壳捣烂)。制法上和匀,阴干为末。功能主治诸疔。用法用量每用荔枝肉少许,捣烂和药,贴患处,膏盖。立时止痛,疔即拔出。摘录《卫生鸿宝》卷二

  • 壁钱散

    处方壁蟢窠7个(内有子者),老壁蟢2个(以发扎好),白矾7分(熔化)。制法将扎好之壁蟢入熔矾中粘足,灯火炙透,为末。功能主治热症喉痛。用法用量吹喉。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 壁钱汤

    处方壁钱窠2-7个(其虫似蜘蛛,作白幕如钱于壁上,土人呼为壁茧)。功能主治吐逆不定。用法用量煎汤饮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