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荷叶散

荷叶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荷叶散处方

干荷叶60克 鬼箭羽30克 桃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蒲黄30克 刘寄奴30克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破血逐瘀。治产后恶露不下,腹中疼痛,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童便300毫升,生姜4克 生地黄7.5克,拍碎,同煎至180毫升,不计时候,稍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经验后方》,名见《医方考》卷三:荷叶散处方

荷叶(焙干)。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吐血、咯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米汤下。

各家论述

《医方考》:荷叶有仰盂之形,得震卦之象;有清香之气,得清和之体,故能和阳定咯而运血。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经验后方》,名见《医方考》卷三《圣济总录》卷三十七:荷叶散处方

干荷叶(大者)1片,砒霜(研)1分,绿豆半两,甘草1分(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山岚瘴气,痰滞呕逆,时发寒热。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冷水调下。吐出痰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圣惠》卷八十:荷叶散处方

干荷叶2两,鬼箭羽1两,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蒲黄1两,刘寄奴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恶露不下,腹中疼痛,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

《医略六书》无生地黄,有大黄三分。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产后瘀血凝结挟热,而心神烦闷,恶露不行,故胁腹阵痛不已。荷叶升阳散瘀以除胁痛,鬼羽破血辟邪以止腹疼;刘寄奴通经破血,生蒲黄破瘀通经,桃仁泥破血润燥以开瘀结也。为散,大黄以涤之,生姜以温之;童便以降之,使瘀热消化,则结闷自开,而恶露无不下,何胁腹烦痛之不止哉。

摘录《圣惠》卷八十《圣惠》卷八十:荷叶散处方

荷叶3分,延胡索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7日内,恶血不散,时时冲心,闷绝不识人。产后烦心,脉涩数者。

用法用量

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入地黄汁2合,更煎2-3沸,分2次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肉食1日。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产后血滞夹热,心包阳气不舒,故不能滋养心主而发烦不安焉。延胡化血滞以通心;生地滋心血以退热,荷叶升阳散瘀以和中也。为散,米饮煎,使血滞化而热自解,则心包之阳气发舒而心气清和,心神得养,何发烦之不痊哉。

摘录《圣惠》卷八十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广济方》,名见《圣惠》卷八十:荷叶散别名

地黄汤

处方

荷叶2枚(炙),蒲黄1两,甘草2两(炙),白蜜1匙,地黄汁半升。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产后血晕,心闷不识人,或神言鬼语,气欲绝者。

用法用量

地黄汤(《普济方》卷三四八)。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广济方》,名见《圣惠》卷八十

猜你喜欢

  • 八珍加肉果木通汤

    处方八珍汤加肉果8分,木通8分。功能主治痘疮靥后,余热下逼,时或泄泻者。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八珍加肉桂补骨脂汤

    处方川芎、当归、白芍、熟地、人参、云苓、白术、甘草、肉桂、牛膝、川断、补骨脂、杜仲、山药。功能主治产未满月交合,损伤肾气,发热,四肢清冷,脉沉而细。各家论述产妇百日后方可交合,若未及一月,或四五十日内交合者,损伤肾气,是方八珍气血两补,肉桂

  • 八珍加麦门冬五味子汤

    处方八珍汤加麦冬1钱,五味子5粒。功能主治痘疮靥后,烦渴,喘咳。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八珍加黄芩知母汤

    处方八珍汤加黄芩8分,知母8分。功能主治痘疮靥后身弱,坐立摇颤。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八珍合六味加减方

    处方党参12克,山药9克,茯苓9克,甘草9克,杭芍9克,川芎6克,熟地9克,枸杞子15克,麦冬9克,山萸肉9克,菟丝子12克,淡大云9克,粉丹皮9克,当归9克。功能主治补肾固冲;调养气血。主冲任损伤,胞脉失养,血枯经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