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苍耳膏

苍耳膏

《圣惠》卷六十四:苍耳膏处方

苍耳子2合,荆芥子2合,葵子2合,黄蜡半两,木香1两,白猫粪1两,石长生1两,当归1两,黄芩1两,藁本1两,玄参2两,丁香1两,干马齿1两,雄黄1两(细研),虾蟆灰1两,乳香1两(细研)。

制法

上锉细,以猪脂3斤,煎20-30沸,滤去滓,次下乳香、蜡,又煎2-3沸,候冷,入雄黄、虾蟆灰,搅令匀,以瓷器盛,密封。

功能主治

生肌拔毒。主疔疮。

用法用量

每使涂于故帛上贴,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万氏家抄方》卷一:苍耳膏处方

当归1两,川芎1两,芍药1两,熟地1两,防风1两,白术2两,羌活5钱,苍术5斤(米泔浸3日,去外粗皮,铰片,同苍耳草捣碎,用水煎取浓汁,去滓熬膏,后入蜜1斤,再滚数沸,收瓷器内)。

制法

上为末,用上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主寒湿风症。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

如下部病重,加牛膝、木瓜各1两。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一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六:苍耳膏别名

苍耳散

处方

苍耳根茎叶不拘多少。

制法

上药烧灰,研细,以醋泔淀调如糊。

功能主治

一切疔肿。

用法用量

苍耳散(《三因》卷十五)。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六《外科大成》卷四:苍耳膏处方

苍耳(鲜者,连根带叶)50-70斤。

制法

洗净,切碎,入大锅内,煮烂取汁,绢滤过,再熬成膏,瓷罐盛之。

功能主治

诸风,风湿,四肢拘挛,一切疮疹。白驳风。

用法用量

用时以桑木匙挑1匙于口内噙之,然后用黄酒送下。服后于有风处,出小疮如豆粒,此风毒出也。刺破,出汁尽自愈。

注意

忌猪肉。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猜你喜欢

  • 半钱散

    处方大川芎2枚(锉作4块),大附子1个(和皮生捣为细末)。制法上以水和附子末如面剂,裹芎作四处。如附子末少入面,裹毕以针穿数孔子,用真脑、麝熏有穴处内香,再捏合穴内,如穴内未觉有香,再熏1柱,细罗灰,用罐子内热炭炮熟,为细末。功能主治气虚头

  • 半附汤

    处方生附子 半夏各7.5克 生姜10片功能主治温胃化痰。主治胃冷生痰,呕吐不止。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或加木香少许尤妙。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半附理中汤

    处方半夏 附子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功能主治主治妊娠胃中虚冷,呕吐不止。用法用量上以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 半黄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半黄丸处方黄芩45克 南星 半复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热化痰。主治热痰留滞于内,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足乍有冷时,其脉洪滑者。用法用量用生姜汤送下30~50丸。摘录《杂病源流犀烛)

  • 博金散

    《外科精义》卷十九:博金散处方白矾(与密陀僧同为末,相和,于砂锅内,火上炮汁尽)密陀僧各15克 白垩6克 黄丹 轻粉各3克 乳香1.5克 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燥湿消肿,化腐生肌。主下疳,臭烂肿痛。用法用量先须另用槐枝、葱白、盐、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