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透脓散

透脓散

《外科正宗》卷一:透脓散处方

黄耆12克 山甲(炒末)3克 川芎9克 当归6克 皂角针4.5克

功能主治

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穿破者,服之即破。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临时入酒适量亦好。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医学心悟》卷六:透脓散处方

黄耆12克 皂刺 白芷 川芎 牛蒡子 穿山甲(炒,研)各3克 金银花 当归各1.5克

功能主治

治痈毒内已成脓,不穿破者,服之即破。

用法用量

酒、水各半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明·《外科正宗》:透脓散组成

生黄芪四钱(12克)、当归二钱(6克)、穿山甲一钱(3克)、皂角刺一钱半(5克)、川芎三钱(9克)。

用法

水二盅,煎一半,随病前后,临服入酒一杯亦可。

功效

补益气血,托毒透脓。

主治

主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穿破者,舌淡,脉细弱。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产后乳汁不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病症。

1.肛周脓肿术后:以透脓散治疗20例,与黄连解毒汤治疗20例对照。21日后评价疗效,以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及肉芽生长情况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5%,对照组治愈率60%。(《河南中医》2014年第4期)

2.化脓性扁桃体炎:以本方加味治疗20例,疗程为7日,以扁桃体的改善程度为评价指标。结果:治愈10例,好转7例,无效3例。(《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年第2期)

3.乳腺炎:以透脓散加味治疗郁滞性乳腺炎56例,疗程2~14日,以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局部肿块的消失为临床评价指标.结果:治愈51例,好转5例,治愈率91.07%。(《中国民间疗法》2006年第10期)

4.产后乳汁不行:以本方加味治疗66例,疗程为5日,以乳汁分泌量判断疗效。结果:治愈59例,显效6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89.39%。(《吉林中医药》2005年第1期)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本方加味治疗88例,与甲钴胺治疗47例对照。疗程为30日,以临床症状及血糖的改善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60例(68.18%),有效26例(29.55%),无效2例(2.27%),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4显效10例(21.28%),有效26例(55.32%),无效11例(23.40%),总有效率7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

方解

透脓散为托毒溃脓之剂,主治正虚不能托毒、内已成脓、外不易溃、漫肿无头之痈疡,为外科托法中的著名方剂。方中生黄芪益气托毒,鼓动血行,为疮家圣药;当归和血补血,除积血内塞;川芎活血补血,养新血而破积宿血;穿山甲消肿排脓,溃散坚结;皂角刺与穿山甲助黄芪消散穿透,直达病所,软坚溃脓,以达消散脉络中之积,祛除陈腐之气之功。红肿热痛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脓甚胀痛者,加桔梗、薏苡仁、冬瓜仁排脓消肿;内脓尚未成熟、肿块较硬者,加丹参、赤芍和营消肿;脓血难透者,加牡丹皮、紫草凉血化瘀。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透脓散托毒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脓肿愈合、组织修复、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杀菌有关。

方歌

透脓散益气透脓,山甲归芪皂刺芎,痈疡肿毒久不愈,活血通络能消肿。

摘录明·《外科正宗》

猜你喜欢

  • 变通血府通瘀汤

    处方当归尾、川芎、桂心、桃仁、红花、牛膝、枳壳、柴胡、桔梗、栝楼、薤白。功能主治活血化瘀。主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摘录《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经验》

  • 变阳汤

    《辨证录》卷十三:变阳汤处方人参、黄耆2两,金银花半斤(煎,汤代之),附子1钱,荆芥(炒黑)3钱,柴胡2钱,白芍1两,天花粉5钱,生甘草5钱。功能主治背痈。背心发瘰,痒甚,已而背如山重,悠悠发红晕,如盘之大。此阴痈初起之形象。用法用量井花水

  • 叭哒杏仁粉

    处方甜杏4两,白冰16两。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清金降火。主用法用量研和为粉。开水冲粘,当茶点服用,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福州方)

  • 叭哒润嗽膏

    处方叭哒扁杏仁4两(泡,去皮尖。药杏仁不用)。制法研如糊,加真正山东柿霜1两,上白蜜2两,同研烂成膏,饭锅上蒸透。功能主治咳嗽。用法用量每用2-3匙,放舌上润下。立愈。摘录《同寿录》卷二

  • 壁土散

    处方故屋东壁土1升(碎),皂荚3挺(各长1尺2寸)。制法捣土为散。功能主治肛门滞出。用法用量挹粉肛头出处,取皂荚炙暖更递熨,取入则止。摘录《千金》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