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茯苓四逆汤处方

茯苓(去皮.四钱) 人参(去芦.一钱半) 干姜(炮.一钱半) 甘草(炙.三钱) 附子(去皮生用.一个.切作八片.只用一片)

功能主治

治伤寒汗下之后,病证不解而烦燥者。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伤寒论》:茯苓四逆汤处方

茯苓12克 人参3克 附子(生用)甘草6克(炙)干姜4.5克

功能主治

治伤寒,发汗或下后,病仍不解,烦躁者。

用法用量

上五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一日二次。

摘录《伤寒论》汉·《伤寒论》:茯苓四逆汤组成

茯苓四钱(12克)、人参一钱(3克)、生附子二钱(6克)、炙甘草二钱(6克)、干姜一钱半(4.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回阳救逆,宁心除烦。

主治

主治少阴病兼见烦躁不安,伴见舌淡脉微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症。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茯苓四逆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0例,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4例作对照,疗程7日。以咳嗽气喘明显改善,水肿消退,心率减慢至100次/分以下,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73.54%。(《中国买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第19期)

2.急性心功能不全:以重剂茯苓四逆汤加味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54例,全部病例均用本方水煎剂口服或鼻饲,同时直肠点滴,必要时配合高流量吸氧、镇静、利尿、输液等西医支持疗法。以用药3小时后症状缓解,1周内心衰完全按纠正为显效标准。结果:显效37例(68.5%),有效9例(16.7%),心电图较治疗前改善者30例(55.6%)。(《国医论坛》1996年第6期)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加味茯苓四逆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8例,疗程2个月。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疮面完全愈合,持续行走1500米以上无不适者临床治愈标准。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治疗时问最长有271日,最短者59日。(《湖北中医杂志》2009年第4期)

方解

本方以四逆汤加人参、茯苓,四逆汤温肾散寒,回阳救逆;人参益气生津、茯苓以宁心安神作用,附子人参相配,回阳益气生津,温阳中有助阴之功,对危重症阴液不继者更宜。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2型糖尿病、难治性雷诺综合征、慢性头痛、黄疸、月经过多、支气管扩张等证属阳虚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茯苓四逆汤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部分指标,可以加快心率、升高左心室内压、减少左心室达最大上升速率所需时间,对血浆心钠素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同时也具有止痛、利尿等作用。

方歌

茯苓四逆少阴虚,心肾阴阳已不支。补阳生附姜甘草,扶阴参苓两药施。

摘录汉·《伤寒论》

猜你喜欢

  • 安胎扶元饮

    处方枳壳(麸炒)1钱,制香附1钱,川续断1钱,白术1钱,丹参8分,前胡8分,黄芩8分,阿胶1钱半(蛤粉炒),苏梗1钱,广皮5分,砂仁末6分。功能主治安胎扶元。主子悬。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

  • 安胎散

    《景岳全书》卷六十一:安胎散处方熟地 艾叶 白芍(炒)川芎 黄耆(炒)阿胶(炒)当归 甘草(炙)地榆各3克功能主治妇人妊娠,气血不足,腰痛下血,胎动不安。用法用量上药加姜、枣,水煎服。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一《胎产新书》卷一:安胎散处方当归

  • 安胎易产紧苏饮

    处方苏梗8分,人参5分,广皮5分,甘草5分,当归1钱2分,川芎7分,白芍1钱,条芩1钱,白术1钱,枳壳1钱,大腹皮3钱(盐水炒),砂仁6分(炒,去衣,研),(一方有制香附、姜汁炒厚朴各1钱,葱头5个)。功能主治束胎。主子悬。用法用量加黄杨脑

  • 安胎枳实散

    处方枳实2分(炒),艾叶1分,阿胶(炙)1分,前胡1分,芍药1分,石韦(去皮)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妇人妊娠伤寒,至5、6日未愈,心腹上气,焦渴不止,食饮不下,腰疼体重。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糯米1撮,葱白两茎(拍破),水1盏半,煎至1盏

  • 安胎桑寄生散

    《圣惠》卷七十七:安胎桑寄生散处方桑寄生1两,芎1两,白术1两,当归(锉,微炒)1两,白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妊娠惊胎,流下不安。若跳动,心中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