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分期论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分期论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出血性疾病,笔者近年来致力于该病的研究,临床将该病分为两期论治,并按各期不同特点,单纯采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急性期血热炽盛,宜清热凉血止血

本病多发于2~9岁儿童,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急,出血重,以皮肤粘膜突然出现紫斑,斑色鲜红而密集,伴有齿鼻衄血为突出表现。实验室检查除血小板减少外,抗血小板抗体明显升高,骨髓中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辨证属风热疫毒入血,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治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基本方:生地、丹皮、赤芍、青黛、紫草、仙鹤草、三七粉、知母、生甘草。鼻衄者加白茅根、土大黄;齿衄者加焦栀子、藕节;尿血加大小蓟;便血加地榆、侧柏炭。药后大多数患者能较快控制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的恢复亦较满意,且不易复发。

慢性期气阴两虚,宜益气养阴止血

慢性期多为急性期失治误治,或应用大量激素治疗后,造成气阴耗伤,病程迁延,反复不愈。临床常见皮下紫斑,斑色紫暗,伴有齿鼻衄血,面色萎黄,纳差乏力,或手足心热,舌淡红,苔少,脉细弱或数,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偏低,骨髓象见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辨证属气阴两虚,气不摄血,血不循经,渗于肌肤。治当益气养阴止血。基本方:黄芪、当归、阿胶、龟板、鹿角胶、仙鹤草、三七粉、生地、丹皮、青黛、紫草、生甘草。气虚明显者加太子参、白术、大枣;阴虚明显者加鳖甲、熟地;齿鼻衄血明显者加白茅根、旱莲草、茜草;迁延日久兼有舌质紫暗或瘀斑等瘀血表现者,可酌加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

猜你喜欢

  • 急性肾衰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精选药 适口感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3)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

  • 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

  • 养血祛风治斑秃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张某,女32岁,2008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晨起发现头枕部斑秃一块,后来逐渐发展而成全秃,经多方医治罔效,头部光亮,羞于见人,夜寐多梦,大便干,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血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