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补与减肥并不冲突

秋补与减肥并不冲突

补得不当易上火发胖

陈伟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夏天工作辛苦整人瘦了一圈。为了给儿子好好补补,陈伟妈妈近日从药店买回了人参、红枣等,煲了一大罐鸡汤。

天气一转凉,与陈妈妈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记者在街头看到,药房做起了人参鹿茸等保养品的宣教、超市推出了滋补速成汤系列、饭店也不失时机叫卖起了羊肉火锅。但中医专家提醒市民,秋季进补应以“凉”为主,过早服用热性进补品,很容易导致喉咙痛、鼻腔干、脸发痘等“秋季病”,像陈伟,那罐鸡汤中午喝、晚上也喝,结果口干舌燥,不仅鼻子出血、咽喉疼痛,嘴角和脸上还长出了小疙瘩。“千万别跟风盲目进补,在进补时要注意适量,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进补,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适当进补,与减肥并不冲突

林小乔发现自己最近胃口很好,尤其到了晚上九点多钟,满屋子找吃的。不到两周,肚子上贴了一圈膘。黄岩中医院消化科陶医生笑着说,出现种情况秋是因为天气转凉后,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

在秋季,有些人觉得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所以有些人想进补但又怕发胖。“人们把秋后进补作为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这并不意味着放纵食欲。按照中医理论,秋季进补指的是补中益气,是根据气候特征和自己的体质缺什么补什么。秋季进补和减肥并不冲突,适当进补是不会增胖的。”陶医生说。“秋季进补讲究辨证,气虚的要补气,血虚的要补血,首先要根据体质来进补。而且也分食补和药补两种,并不是说,进补的都是温热油腻的东西,所以进补并不一定会增肥。”

秋季进补当以凉为主

陶医生提醒市民,秋天进补应以养阴和清润为主,像人参、鹿茸等“好货”,反而会引发虚火。从物美价廉的食补角度来说,百合、莲子、山药、白扁豆、红枣、莲藕、黄鳝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祛除余暑等功效;从药补的角度来看,黄芪、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比较适合。另外,平时多吃雪梨等凉性水果,或经常用银耳、蜂蜜、芝麻等做甜点,既饱了口福,也补充了大量秋天所需的水分与维生素。

对于一般人,秋天并没有大补的必要,只要注意日常营养即可。大家不妨把忙着进补的钱花在郊外游玩或锻炼身体上,呼吸新鲜空气,进行适量身体锻炼,这也是进补方式。

猜你喜欢

  • 药对证,虽剧但服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热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药,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药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笔者在临证中常

  • 丁萸散敷脐治婴幼儿泄泻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组成和用法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方解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

  •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

  • 治肛周脓肿验案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

  • 一贯煎治疗痤疮体会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