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从孙思邈的养生“十二少“想起……

从孙思邈的养生“十二少“想起……

唐代名医孙思邈,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大医学家,而且是位活了一百余岁的老寿星,成为千古医家之寿魁,这是和他的养生之道分不开的。

孙思邈在他的代表作《千金要方》一书中提出了“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十二少的养生方法,并明确指出“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都契”者关键之谓。可见“十二少”是孙氏身体力行的养生之道。所谓“少”。是与“多”相对而言的,是寓有切莫“太过”之意。“七情六欲”是人不可避免的精神情志活动,孙氏认为。对待“思、念、欲、愁、乐、喜、事、语、好、恶、怒、笑”贵在一个“少”字,有节制,不太过,堪称实实在在的中肯之言,金针度人,要言不烦。举其大哉,“心之官则思”,人要适应生活,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就要用“思”。但若不加节制,思虑过度,就会损伤心脾。

人在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的事情会使你发愁、动怒,但贵在尽量少发愁、少动怒。多愁伤肺,多怒伤肝。同样过喜、过乐也会损精耗神,同样会使人早衰折寿。古来帝皇何其多,整日沉溺于纸醉金迷、奢侈淫乐的生活中,不知愁苦为何物,可长寿者廖廖无几。近几年,国内外报道:遇到佳节良辰时死亡率比平时高,而且多有猝死的病例。原因何在,就是违背了孙思邈的一个“少”字,过分的喜悦、激动,超过了欢乐的“度”和“限”。现在,很多青年人自恃精力旺盛,为了贪一时欢乐,不惜违背正常的生活节律,通宵达旦地出入舞场、方城大战,或纵酒狂饮,经常过度地消耗精神,其恶劣的后果--为以后的身体种下了病根、留下了隐患。一到中年,就会如堤崩溃,不可收拾。从上所述,可见孙思邈的养生“十二少”对当代的健康教育,仍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摘自《现代养生》文/李子云

猜你喜欢

  • 腿抽筋是缺钙吗?

    其实腿抽筋与缺钙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相对等啊,缺钙会导致腿抽筋,但是如果过渡劳累,比如我们平常不爬山,突然爬山了,然后夜晚回来以后就发酸,腿抽筋,肌肉抽筋,肌肉痉挛,这不是缺钙引起,而是肌肉疲劳引起的,所以这个腿抽筋不完全是缺钙引起的,

  • 吃完饭就想大便还拉稀是怎么回事

    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大便不成型,跟脾胃虚弱以及肾阳不足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就不能收那水谷和运化精微,导致胃肠传导失常,或者因为肾阳不足,脾失温煦,导致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同时还伴有大便不成形的现

  • 饭后走一走真的有好处吗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主肌肉,运动四肢就是健运脾胃,所以饭后走一走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刚吃饱饭,胃内食物量增加,胃处于充盈状态,此时走一走会增加胃的负担,对健康反而不利。所以最好吃饱饭后先休息20到30分钟,再出门散步。快转发给你身边还不知道

  • 乌鸡白凤丸和人参养荣丸区别

    乌鸡白凤丸和人参养荣丸都用于治疗月经量少的问题,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首先,乌鸡白凤丸由乌鸡、鹿角胶、鳖甲、人参、黄芪、当归等药物组成,用于治疗由气血两亏导致的月经量过少、带下量多、腰膝酸软等症状,能够补气养血,调经止带。而人参养荣丸是有炙甘

  • 中药是空腹喝还是饭后喝比较好

    首先对于补益类中药,最好是饭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肠润便的药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肠胃的积滞。而对于消化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最好是饭后服用,因为这个时候胃中存在较多的食物,药物和食物混合可以减轻药物对胃的刺激。其实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