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清骨散化裁治疗皮肤病

清骨散化裁治疗皮肤病

马建国 山东省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

清骨散出自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由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炙甘草组成。其功效为清阴分伏热,退虚劳骨蒸。笔者在临床中以此方化裁治疗某些皮肤科病变,获效较好。

荨麻疹

刘某,女,53岁。全身痒,搔抓后起大小不一红色条状皮损,无定时发作,以下午及晚间加重,皮损触之有灼热感,得凉则舒适,已2月余。期间曾服息斯敏、敏迪,注射葡萄糖、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地塞米松,外用肤轻松、皮炎平、派瑞松等,只能暂时止痒。查见肌肤除红色条状皮损外,身体瘦弱,颧赤午后加重,并述口渴,烦躁不宁,头晕,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西医诊断:荨麻疹。中医诊断:风瘾疹。证属:阴虚内热,蒸灼肌肤。治则:滋阴清虚热,疏风止痒。方用清骨散加减;银柴胡10克,胡黄连10克,青蒿10克,鳖甲12克,生地黄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地骨皮12克,牡丹皮10克,秦艽9克,白鲜皮15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10克,蝉蜕9克。6剂,水煎服,日1剂。嘱其忌食腥辣之物。

二诊:服药后,皮疹发生的次数明显减少,痒感大减,皮肤灼热感已去大半,颧赤、头晕、口渴烦躁、手足心热症状皆减轻,舌质由红变淡红,苔转润。原方去青蒿,续服5剂后诸症皆愈。3个月后随访未发。

瘙痒症

孙某,男,45岁。全身皮肤瘙痒,抓后皮肤触之有灼热感,每于午后及晚间痒剧,自觉发热,但测体温基本正常,已3月余。经用葡萄糖、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苯海拉明等注射,服息斯敏、赛庚啶疗效不著。查见周身有不规则抓痕,点状血痂及色素沉着,述其手足心热,口咽干燥,骨蒸潮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西医诊断:皮肤瘙痒症。中医诊断:痒风。证属阴津不足,虚热内生,蒸灼肌肤致痒。治则:滋阴清虚热、止痒。方用清骨散加减:银柴胡10克,胡黄连10克,秦艽9克,鳖甲12克,生地黄30克,玄参30克,知母12克,青蒿10克,地骨皮10克,石斛12克,麦冬15克,白鲜皮12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痒感大减,即使搔抓后灼热感明显减轻,身上发热症状消失,口咽干燥,手足心热症状俱轻,上方生地黄、玄参改为20克,知母、石斛改为10克,继服7剂,痒感消失,肌肤如常。

手足皲裂

孔某,女65岁。双手掌、足底自觉灼热年余,热甚时手足伸在被子外才觉舒适,近5个月来开始发痒并皲裂,以晚间痒剧,早晨痒轻。曾外用愈裂霜、哈西奈德乳膏、派瑞松多次仍不止痒,且皲裂如前状。皮损处除干燥皲裂发痒外,肤色发红,触之灼手,伴口渴咽干,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西医诊断:手足皲裂。中医诊断:皲裂疮。证属:阴液不足,虚热内生,熏蒸肌肤,肌肤失润,而致皲裂。治则:滋阴清虚热,润肤止痒。清骨散加减:银柴胡9克,胡黄连9克,秦艽9克,鳖甲12克,地骨皮12克,知母12克,生地黄30克,玄参20克,麦冬15克,黄柏10克,蛇床子10克,白鲜皮12克,地肤子10克。8剂,水煎服,日1剂。外用白及粉30克,入凡士林100克中调匀,每晚1次涂抹患处。

二诊:服上药后,口渴咽干症状大减,干燥、灼热、皲裂、痒症状皆减轻,裂隙变浅,肤色已转淡红,肌肤觉有濡润感,上方生地黄减为20克,继服6剂,外用药同上。

三诊:手足皲裂基本治愈,灼热、痒感,口渴咽干症状已无,上方去知母、麦冬、鳖甲,继服6剂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发。

按:这3个病案都有阴虚内热的表现,故取清骨散加减滋阴清热,再随症加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蝉蜕疏风止痒,因药症相符,而收较好疗效。

猜你喜欢

  • 脾胃治疗不可忽视“脾阴”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

  • 《本经》桔梗功效释义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肩周炎

    马建国 张向峰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刘某,女,53岁,2010年11月15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其间某院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予伸筋丹、小活络丸、独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药物交替内服,及针灸、按摩、热敷、理疗、膏药贴敷,收

  • 突破禁忌当谨慎

    王树文 河北省赞皇县东街卫生所笔者近治一慢性腹泻患者,方中使用了被列为“十八反”禁忌的反药,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较强的药物反应,后经辗转加减变通,继续使用反药控制了病情。恰好近日又读了贵报2011年7月29日载“使用十八反,犯禁还是突破”一文,

  • 小议秋伤于湿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秋伤于湿”语出《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对此说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当今医者,多遵喻嘉言“秋伤于燥”之说,笔者认为,一年有四季之分,有旱季和雨季之别,各季节之间的转换规律前后联系,互相制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