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胃癌的中医辨证

胃癌的中医辨证

中医典籍中无胃癌之病名,按临床表现分析,胃癌属于祖国医学“噎膈”、“反胃”、“胃反”、“翻胃”、“胃脘痛”、“积聚”等病证范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辨证施治:

肝胃不和型:临床常见胃脘胀满,时时作痛,串及两胁,口苦心烦,嗳气陈腐,饮食少进即呕吐反胃,舌苔薄黄或薄白,脉弦细。多因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理气、疏肝解郁。药用柴胡10克,郁金10克,枳壳10克,旋覆花(包)10克,代赭石15克,半夏10克,杭白芍15克,甘草6克,焦三仙30克,玫瑰花10克,白屈菜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脾胃虚寒型:临床常见胃脘胀痛,喜温喜按,或暮食朝吐、朝食暮吐,或食入经久仍复吐出,时呕清水,面色苍白无华,神疲肢凉,或便溏浮肿,舌质淡胖或有齿迹,苔白滑润,脉沉细缓或细濡。多因脾胃虚寒、中焦不运所致。药用人参10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半夏15克,良姜6克,荜拨10克,娑罗子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黄芪30克,肉豆蔻6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瘀毒内阻型:临床常见胃脘刺痛,灼热灼痛,食后痛剧,口干思饮,脘胀拒按,心下痞块,或有呕血、便血,肌肤枯燥甲错,舌质紫暗或见瘀点,脉沉弦、细涩或弦数。多因瘀毒内阻、血瘀胃热所致。治宜解毒祛瘀、清热养阴。药用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蛇蜕6克,血余炭3克,仙鹤草30克,蜂房12克,元胡10克,陈棕炭20克,玉竹15克,白屈菜20克,藕节2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气血双亏型:晚期胃癌可见重度贫血,面色苍白无华,面目虚肿,畏寒身冷,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虚烦不寐,自汗盗汗,纳少乏味,形体羸瘦,上腹包块明显,舌质淡胖,白苔,脉虚细无力或虚大。多因气血双亏、脾肾不足所致。治宜补气养血、健脾补肾。药用黄芪30克,人参30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黄精10克,甘草6克,当归6克,谷麦芽各15克,仙灵脾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辨证加减:恶心呕吐加半夏、生姜、竹茹、旋覆花、赭石、丁香、威灵仙、佩兰等;口舌干燥加石斛、麦冬、天花粉、知母等;大便秘结加火麻仁、郁李仁、大黄、芒硝、瓜蒌等;大便浠溏加儿茶、老鹳草、石榴皮、苍术、扁豆等;呕血、便血加仙鹤草、白及或云南白药内服。(欧阳军)

猜你喜欢

  • 还在脾虚时就补脾吗,结果越补越上火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脾胃虚补脾,为什么有的人一补就上火,越补越上火,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天跟来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建议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脾虚跟胃实他俩是一对相对的,当然这个胃实的时候我们就叫脾满了,就是胃堵得慌胀的,

  • 体虚则痛,阴虚阳虚,看看你是哪一种!

    阴虚和阳虚都属于这个叫虚症,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说阴虚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有阳虚,那么阳虚到了一定程度也会伴有阴虚,治疗的时候有轻重之分,但不能顾此知彼,那么阴虚的症状很多,包括阴虚盗汗,阴虚五心烦热,但是阴虚热痛是一个特别的一个症状,首

  • 脾肾阳虚从哪调理最有效?

    大家好,在我临床看病,这个脾肾阳虚这个正行,我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无论年轻的患者也好,还是年老的患者,有许多它就是有脾肾阳虚这个表现,关于这个脾肾阳虚,那是先补肾呢,还是先补脾,中医往往讲的是阳虚则寒,那么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

  • 肾虚能不能自然恢复

    大家好,今天再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肾虚,说到肾虚,肯定会有人问,这个肾虚到底能不能自己恢复啊?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呢,肾虚是有可能自我恢复的。那么首先要看我们这个

  • 患者感觉每天昏昏沉沉,伴有胃寒消化不良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男性患者, 29岁,偏瘦一点,它的主要症状呢,头脑就是不清亮,反映问题呢就比较迟钝,然后他有头晕,特别困倦,然后有失眠,还有耳鸣。手脚呢,特别怕凉,在心脏科也看过,说他的心率,只有40次到50次,但是心脏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