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足底热敷按摩,有助于术后排气

足底热敷按摩,有助于术后排气

腹部手术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是肠道功能恢复的标志。只有肛门排气后,才可减少腹胀不适,有利于尽早进食,从而益于伤口的愈合。近来,临床护理人员根据以足底反射区理论为基础,进行足底热敷、按摩,刺激相应反射区,使术后肛门排气提前,促进患者尽早进食,非常又有利于营养的补充和病情的尽早恢复。

具体方法为:

用直径约7厘米的空玻璃瓶(盖子要有防漏胶圈)两个,清水冲洗干净后,灌满热水(水温约55~65℃,以病人感觉不烫为宜),塞好瓶盖,外加包布,以防烫伤。病人于手术6小时后就可开始足底按摩。病人取仰卧屈膝位,将两玻璃瓶分别置于病人两足底足弓部。病人两脚滚摩水瓶,进行足底按摩,每次10分钟,每日2次。病人最好能够主动用力推动玻璃瓶滚动(疝修补结扎术病人不宜用腹压,由护理人员帮助推动玻璃瓶做被动活动);消化系统疾患应以滚摩足心为主。须要注意的是,麻醉未完全清醒的患者对热敏感性较差,应特别警惕烫伤。

足底反射区理论认为,人体足底部存在着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相对应的各种反射区,反射区既是疾病的反映部位,又是治疗的刺激部位。足底反射区的热敷、按摩可使足心部反射区接受热、滚、摩的刺激,使局部血液循环活跃;反射区相应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得以改善,促进肠蠕动,排除肠内气体,同时具有理气、止痛、安神的功效。同时,进行足底热敷、按摩的治疗中,病人早期的卧床活动有利于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机体各部位功能的恢复。足底反射区热敷、按摩法所用材料容易获得,操作简便,易掌握,可促使肛门排气时间提前将近18小时,是效果不错的术后康复护理法。

但是,对于阑尾切除术后病人用此方法效果不明显,原因可能有:(1)阑尾所对应的足底反射区位置偏后,故在实施按摩时,该区域所接触到的强度较弱,次数偏少,因此熨治效果差;(2)阑尾切除术病人大多是急症入院,术前的肠道状态不一,对排气时间有一定影响。

猜你喜欢

  •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瞑眩与自愈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中医诊疗技术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