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带下案 田淑霄治疗妇科疾病验案(2)

带下案 田淑霄治疗妇科疾病验案(2)

胡锦权 席沙 沈菲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

宋某,女,27岁,2010年8月11日初诊。主诉:带下量多,色黄,如豆渣样,阴痒,伴四肢无力。月经周期正常。末次月经7月23日。13岁月经初潮,西医检查有宫颈糜烂。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脉弦细。证属脾虚湿热下注,治以健脾祛湿为主。处方:党参15克,苍白术各10克,薏苡仁30克,芡实20克,甘草6克,车前子10克,陈皮8克,土茯苓20克,白芍10克,山药12克,柴胡8克,地肤子20克,石榴皮12克,蛇床子12克。7剂,水煎服。

以该底方加减,21剂后见好转。

按: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带下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内分泌失调等引起的阴道分泌物异常,中医多辨为脾虚。正如缪希壅所云:“白带多是脾虚……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输为荣血,而下白滑之物。”说明脾虚是带下的主要原因。脾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脾虚则运化失司,不能将水谷精微化赤为血,生湿化热,湿热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固,以致带下,故傅山云:“带下俱是湿证。”《血证论》曰:“脾土失其冲和,不能制水,带脉受伤,注于胞中,因发带证。”故田淑霄根据临床带下多发的病机,结合自己长期经验,以健脾祛湿为主,常以完带汤、易黄汤为底方,临床结合患者证候随证加减。

本案患者为脾虚所致,脾主四肢,脾虚则不能将水谷精微输布周身,故患者表现为四肢无力,脉细无力,舌胖大有齿痕,苔白,湿郁化热,重浊下注,则带下色黄。《医学心悟》云:“带下之症……不外脾虚有湿,脾气健旺则饮食之精华生气血而不生带。”故以党参、白术、山药、甘草健脾益气,苍术、芡实健脾燥湿,车前子利水渗湿,薏苡仁、陈皮健脾行气,清热祛湿。脉弦故以柴胡、白芍疏肝解郁。因该患者有宫颈糜烂,阴痒,故加土茯苓、地肤子、蛇床子、石榴皮清热解毒驱虫止痒。

猜你喜欢

  • 胃癌患者术后饮食护理

    胃癌病人在手术后会发生早期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打嗝、泛酸,不能消化足够的营养,体重下降等现象。再加上术后病人胃储备能力丢失,会导致胃蛋白酶减少,蛋白质消化不良,因此术后的饮食调养非常重要,否则会给放、化疗带来一定困难。胃癌术后的患者在

  • 胃癌的病因病机与诊断要点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最多见的肿瘤。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每年死于胃癌者达16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23%,占消化系统肿瘤死亡人数的50%。胃癌的病因与环境因素密切有关,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胃部良性疾

  • 中医治疗肾癌有哪些好处

    中医治疗肾癌有哪些好处呢?虽然肾癌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都会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治疗肾癌的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为治愈肾癌增加了很大的机率。很多康复的肾癌患者都说中医治疗效果好,那么,选择中医治疗肾癌

  • 临床上胃癌的鉴别诊断

    1、胃溃疡由于胃癌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易被误诊为胃溃疡或慢性胃炎,特别是青年人易被误诊。一般通过X线表现即可区分。胃溃疡常可见突出于腔外的龛影,直径小于2cm,其口部光滑整齐,周围黏膜呈辐射状,胃壁柔软,扩张良好;进展期溃疡型癌的龛影较大

  • 肝癌的饮食治疗原则

    肝癌在消化道肿瘤中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一旦确诊,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尽早地手术治疗,并采取化疗。无论是术前或术后都要加强营养,减少机体的消耗。通常在术后4天内全部用静脉营养作支持治疗,静脉营养的实施可分为中心静脉输注和周围静脉输注。中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