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疰夏忌食物品

疰夏忌食物品

忌食物品

疰夏之儿忌吃下列食物。

狗肉

性温,味咸酸,故属温补性食物。炎热夏季,狗肉、羊肉均为非时令性食品,疰夏之儿又称“暑热症”,多食狗肉则“发热动火,生痰发渴”。古人也多有告诫,“凡病人阴虚内热者慎勿食之”,“气壮多火之人,则宜忌之”。因此,小儿疰夏,切忌食用。

羊肉

性温热,多食易助热动火。炎热夏季,饮食宜清淡,切忌多食温补食品。羊肉能益气补虚,性温热而助阳,本属夏令忌食之物,再患疰夏,即西医所谓暑热症,忌食羊肉,情理之中。

胡椒

性大热,味辛辣,古代医家多认为胡椒“辛走气,热助火,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明·李时珍也认为:“热病人食之,动火伤气,阴受其害。”小儿疰夏又称小儿夏季热,暑热之邪又伤阴耗气。所以,炎夏之季本当忌辛辣燥热的胡椒,健康幼儿也当忌之,更何况患有疰夏之儿,更当禁食,否则势必加重病情,慎之慎之。

桂皮

又称肉桂,为民间常用调味品。性大热,味辛甘,能补火助阳。金元医家张元素在《珍珠囊》中告诫:“肉桂,春夏为禁药。”小儿疰夏,则更不宜食,切忌切忌。误食之,势必发热不减,加重病情。

丁香

为常用的五香粉主料之一。性温,味辛。《本草经疏》中说:“一切有火热症者忌之。”《随息居饮食谱》还指出:“阴虚内热人忌之。”小儿夏季热亦为火热症或阴虚内热症,因此,理当忌食含丁香的五香粉。

疰夏患儿忌吃辣椒、芥末、大葱、生姜、大蒜、韭菜、洋葱、花椒、茴香、雀肉、虾子、荔枝、龙眼肉、大枣、桃子、樱桃、咸肉、腌制海味、酱制瓜菜、人参、黄芪、冬虫夏草、炒花生、炒黄豆、炒瓜子、烤鹅、烧鸡等。

猜你喜欢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瞑眩与自愈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