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糖尿病治疗5思路

糖尿病治疗5思路

本报记者 陈斐然

糖尿病和高血压、肥胖,都是伴随生活水平改善而出现的“富贵病”。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就记载了“消渴症”这一病名,中医治疗糖尿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改善有独特的疗效。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所研究员周超凡教授擅于将传统中医理论同现代药理相结合,经过多年研究与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5个诊治糖尿病的用药思路。

思路一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愈虚而燥热愈甚,燥热愈盛而阴愈虚,阴虚与燥热之间常互为因果。阴虚燥热常常波及肺、脾、肾三脏,因此中医治疗消渴病常以“三消”立论。处方用药重在解决阴虚燥热问题,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调整胰岛功能、纠正代谢紊乱、降低血糖、消除尿糖的思路。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周超凡体会到在治疗糖尿病时,以病为主,病证结合,取中西医之长,扬长避短,是可以提高治疗糖尿病的疗效的。周超凡认为糖尿病的诊断应主要靠西医诊断,若仅靠“三消”症状诊断,往往不能及时发现。

思路二 中药理论与药理、毒理相结合

周超凡认为,中药对改善糖尿病之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效果很好,但降糖作用有时不理想,未能充分利用70多种对血糖有影响的中药。周超凡介绍,降糖的中药有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黄精、山药、葛根、白芍、地黄、枸杞子等30多种;升糖的中药有柴胡、紫苏、生姜、龙胆草、秦艽、龙葵、瓜蒌、党参、杜仲、鹿蹄草等近20种。周超凡认为,临床用药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中药降糖作用的科研成果,尽量避免使用升高血糖的中药。糖尿病人需要长期服药,对于有毒理报道的中药应当避免使用,以免加重肝肾的负担。

在治疗糖尿病主症时,应做到既要符合中医随症用药的原则,又要尽量选择有降糖作用的中药,不使用有升糖作用的中药。在周超凡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其选用的中药大多数是既对症又降糖的,少数是只对症不降糖。

思路三 治疗糖尿病与改善并发症相结合

糖尿病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未得到很好控制,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心、脑、肾的并发症即冠心病、中风、糖尿病肾病等,往往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周超凡认为,治疗糖尿病要把中医宏观的证候与西医微观的病理变化结合起来,标本兼顾。中医认为,糖尿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血少,燥热伤气,进而出现“阴虚血必滞”,“气虚血必瘀”。西医认为糖尿病人由于糖代谢紊乱,血液呈浓、黏、凝、聚状态,其结果是导致毛细血管壁增厚,血液动力学及血液成分改变,出现微循环障碍。这些都与中医所述血滞、血瘀的状态是十分相似的。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包括冠心病、中风、肾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耳聋、周围神经炎,乃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病,都直接或间接与中医的瘀血证有关。故中医常选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法为主要治法。

思路四 饮食疗法与锻炼相结合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饮食疗法、运动锻炼与药物治疗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目前许多糖尿病患者饮食不合理,存在着“四高三低”的特点,即高糖、高脂、高蛋白、高盐,低钙、低纤维素、低维生素,没有采用宝塔型的食物营养模式。适当节制饮食、少食多餐,既可控制餐后血糖过高,还能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周超凡认为,每日进食总量及三大营养素所占比例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准确计算、严格遵守。当患者肾功能尚好时,为了保持其精力、体力、免疫力,防止消瘦,可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比例,降低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例,可改善糖耐量和免疫功能。充分利用降糖蔬菜、水果,如苦瓜、葫芦瓜、冬瓜、萝卜、洋葱、山药、菠菜、黄鳝等。运动锻炼可降低血糖,“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有道理的,要量力散步,或安步当车,增加活动,以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与转化,对降低血糖是有重要意义的。

思路五 传统药对的应用

周超凡在临床中善用传统药对,如烦渴多饮,石膏配知母;阴虚火旺,知母配黄柏;气阴两虚,人参配麦冬;湿热下注,黄柏配苍术等。

周超凡认为,在现有中药药理研究的基础上,医者应开拓用药新思路。例如黄芪,有补气升阳、益上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同时药理研究证明,黄芪有降糖作用,用于气虚的糖尿病人是很合适的。糖尿病病人不仅血糖高,往往血脂也高,而黄芪又有降脂作用。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而黄芪亦有降压作用。黄芪还有改善冠脉供血、保护心肌的作用,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的作用,调节免疫功能,防止皮肤感染的作用等,这就是一药多用,能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发挥综合作用。又如三七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的功效,药理研究发现三七对糖代谢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与人参相似,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能降血脂、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还可用于冠心病,并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对防止感染有—定意义。其他如葛根、泽泻等,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都可发挥一药多用的优势。

猜你喜欢

  • 过敏性鼻炎,季节性犯病,病根在哪?

    这位患者是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他来找到我的时候,就是因为这种过敏性鼻炎发作了。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有的时候是清水样的,有的时候表现这种淡黄色的,这几天症状比较严重了,鼻子虽然通气儿,但是总感觉有一些不通畅的感觉

  • 长期咳嗽久治不愈,不一定是肺有问题

    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医有一部经典《黄帝内经》,它所谈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有问题,有疾病,它都有可能引发咳嗽的症状,不单单是肺脏的问题才引起咳嗽。那么在临床的工作当中,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有很多患者

  • 慢性肺心病,中医怎么调理?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已经83岁高龄了。说起这位患者她真的是我的一位铁杆粉丝,因为在近两三年,她每年都要好几次来找到我进行口服中药来调理身体,现在她状态非常不错,每天都能够生活自理,活动,锻炼都非常的自如。当时这位老者来找到我的时候,表现

  • 这个区间部位疼痛,当心是心绞痛!

    当时她就告诉我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只要一活动大劲儿了,我就是有的时候胃疼,疼一阵就过去了,有的时候表现出来牙疼,疼一阵也过去了。通常是前胸有一些疼痛的感觉,闷痛的感觉,上不来气儿,然后一会儿也过去了。这个地方疼的时候,家里就告诉我说,你这有可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如何调理?

    他来找到我的时候,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重度的乏力,整个人特别没有精神头,我躺那儿或者是我坐那一会儿我就能睡着,什么事儿都不想干。再有就是消化系统的症状也是非常的典型,就是胃胀,有的时候会是胃疼,反酸,烧心,打饱嗝,感觉口干口苦,口里边有异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