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为什么药补越补越不见效果??

为什么药补越补越不见效果??

一些身体虚弱、久病休养、年老体衰之人,常用药物补养,但往往收效不大,甚至根本无效。原因何在?

中医治肌无力肌肉萎缩!

让口腔溃疡不再复发

谈甲亢病的防与治

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

药不对证

进补,应先了解自己的体质,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虚还是血虚?然后根据缺啥补啥的原则选用适当的补药。例如:疲倦乏力、气短者为气虚,可服人参等补气药;若怕冷、腰酸背痛,属肾阳虚亏,应服杜仲等益肾壮阳药;若头晕、无力、肢体麻木者,属阴血亏损,应服阿胶、白芍等滋阴补血药。

可是,有些人以为,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是身亏体虚,选用人参进补,这是不恰当的;也有些人属于阴虚火旺体质,却服用鹿茸,无异于火上加油;有些人感冒发烧,食积腹胀,便溏泄泻,若进补,可谓助纣为虐;有些人气滞、血瘀、痰浊、外感发热,也在进补,均为盲目滥补,不但没有效果,还会加重病情。

未行引补

在进补前,最好先行引补,以打好补的基础。如脾胃消化功能差,或腹胀,可先服香砂六君丸或枳术丸,然后再服补药,可增加滋补效力。

剂量不妥

按照规定,人参用量每天不超过5g,一般以10日~15日为一疗程,必要时,可间隔2周继续服用。阿胶每日15g~20g,鹿茸酒每日饮5ml~8ml,蛤蚧每日10g。补药剂量过小则难奏效,过大则会出现毒副反应。

服法不当

服补药,应当用温开水送下。茶水有鞣酸,不可用茶水送服,以免鞣酸与补药中有效成分结合而失去疗效。鹿茸应磨成细粉吞服或泡酒饮用,若水煮则会破坏有效成分。

忽视食补

一般人总以为人参能补元气,强壮身体,不必再去食补,殊不知药补有赖于食补,因药补功效在于增强神经与内分泌的调节及机体的抗应激能力,以促进蛋白质与核酸等的合成,改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功能,并促其恢复正常。同时,对调节新陈代谢、刺激造血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等,也有一定作用。而食补能增进食欲,使营养充分吸收。药补功在扶正,食补功在养生,两者配合,功力相济,食借药力,药助食威,相辅相成,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 明医理 辨证准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1)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

  • 麦门冬汤方证浅析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自拟方治湿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

  • 表里两解治内热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

  • 滋肝肾愈中风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