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

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

革脉最为病脉中之险脉,而人多忽之,以其不知革脉之真象,即知之亦多不知治法也。其形状如按鼓革,外虽硬而中空,即弦脉之大而有力者。因其脉与弦脉相近,是以其脉虽大而不洪(无起伏故不洪),虽有力而不滑(中空故不滑)。即此以揣摩此脉,其真象可得矣。其主病为阴阳离绝,上下不相维系,脉至如此,病将变革(此又革脉之所以命名),有危在顷刻之势。丁卯在津,治愈革脉之证数次。惟有一媪八旬有六,治之未愈,此乃年岁所关也。今特将其脉之最险者详录一则于下,以为治斯证者之嚆矢。

外孙王××,年五十,身体素羸弱,于仲夏得温病。心中热而烦躁,忽起忽卧,无一息之停。其脉大而且硬,微兼洪象。其舌苔薄而微黑,其黑处若斑点。知其内伤与外感并重也。其大便四日未行,腹中胀满,按之且有硬处。其家人言,腹中满硬系宿病,已逾半载,为有此病,所以身形益羸弱。因思宿病宜从缓治,当以清其温热为急务。

为疏方用白虎加人参汤,方中石膏用生者两半,人参用野台参五钱,又以生山药八钱代方中粳米,煎汤两盅,分三次温饮下。一剂,外感之热已退强半,烦躁略减,仍然起卧不安,而可睡片时。脉之洪象已无,而大硬如故。其大便尤未通下,腹中胀益甚。遂用生赭石细末、生怀山药各一两,野台参六钱,知母、玄参各五钱,生鸡内金钱半。煎汤服后,大便通下。迟两点钟,腹中作响,觉瘀积已开,连下三次,皆系陈积,其证陡变,脉之大与硬,较前几加两倍,周身脉管皆大动,几有破裂之势,其心中之烦躁,精神之骚扰,起卧之频频不安,实有不可言语形容者。其家人环视惧甚,愚毅然许为治愈。遂急开净萸肉、生龙骨各两半,熟地黄、生山药各一两,野台参、白术各六钱,炙甘草三钱。煎汤一大碗,分两次温饮下,其状况稍安,脉亦见敛。当日按方又进一剂,可以安卧。须臾,其脉渐若瘀积未下时,其腹亦见软,惟心中时或发热。继将原方去白术,加生地黄八钱。日服一剂。三剂后,脉象已近平和,而大便数日未行,且自觉陈积未净,遂将萸肉、龙骨各减五钱,加生赭石六钱,当归三钱。又下瘀积若干。其脉又见大,遂去赭石、当归,连服十余剂全愈。

猜你喜欢

  • 自拟方治湿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

  • 表里两解治内热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

  • 滋肝肾愈中风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

  • 自拟方治慢性盆腔炎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

  • 龙胆泻肝汤治酒毒性阳痿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