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以热制热”安然度夏

“以热制热”安然度夏

在炎热的夏天,很多人喜欢打开空调享受清凉。然而实践证明:冷水浴、电风扇及空调等虽能使局部温度降低,但总体上说,体内热量难以及时散发,皮肤虽然凉爽了一会儿,过后反觉得更热了。专家指出,“以热制热”才是真正的解暑良方,有助于安然度过炎炎盛夏。

人体的热耐受能力与热应激蛋白有关,而这种热应激蛋白合成的增加,与受热程度和受热时间有关。经常处于高温环境中,热应激蛋白的合成增加,使人体的热耐受力增强;以后再进入高温环境中,人体细胞的受热程度就会明显减轻。

热水洗澡

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觉更热,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夏天该出汗时出汗,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

热毛巾擦汗

夏天,人的脸面和躯干难免多汗,及时擦汗可促使皮肤透气,但必须用热毛巾,才能适应人体降温节律。

热水洗脚

脚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古人云:“睡前洗脚,胜似补药。”夏季也不例外。当时虽然感觉有点热,但洗后反而会带来凉意和舒适。

喝热茶

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不能持久解热、解渴。饮用热茶可明显地消暑解渴、清热凉身。它能扩张人的血管,促进汗腺分泌,使排汗畅快,大量汗液通过皮肤表面的毛孔渗出体外挥发,带走大量的体热,能大范围地降低体表温度约2~3℃。此外,茶叶中的茶碱成分有利尿作用,排尿也能带走数量可观的热量。且茶水中含有茶多酚、茶色素和氨基酸等,不但能刺激唾液分泌,而且能与唾液发生反应,滋润口腔,产生清凉感觉,而冷饮无此作用,反而使人“憋汗”。

耐热锻炼

科学研究揭示,获得或提高热耐受能力的最佳方法是进行耐热锻炼,即在逐渐升高的气温下进行锻炼,以达到适应更高温度环境的目的。进行耐热锻炼时虽会使人大汗淋漓,但过后体温反会降低,缺氧程度减轻,体温调节功能提高,热适应能力增强,不但可增强体质和耐热能力,还可有效地防止中暑。(余川)

猜你喜欢

  • 飞蚊症 - 诊断与治疗

    ► 飞蚊症是什么?眼睛的飞蚊症大多属于正常的老化现象,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病变,例如视网膜脱落,眼睛发炎等。► 飞蚊症有什么病症?视线范围内出现点状、线状、网状、水泡状,半透明或透明物件或看东西时,发现灰黑的点状或呈线状影像,随著眼球的移动,慢

  • 抑郁症 - 诊断与治疗

    ►抑郁症是什么?过去常被称为神经衰弱,属于轻度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会出现障碍,导致身心失衡,情绪会继续抑郁,对事物失去兴趣或动力,思想会变得消极,从而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抑郁症的定义是:患者持续两周以上,有五个或五个以上既定的生理或心理症状

  • 夏天防风湿,生活小细节

    脾胃护理。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主要运输水液。水分的产生不仅与脾胃密切相关,而且最容易对脾胃功能造成损害。因此,风湿病患者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脾胃,平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嗜酒、吃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尤其是贪凉喜冷。

  • 立夏养心,观花饮茶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

  • 把脉最佳时间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