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感冒的中药外治方法有哪些?

感冒的中药外治方法有哪些?

感冒一般多用内服药物治疗,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特效方药。从近年来的临床和有关资料看,中药外用治疗感冒,不仅符合辨证论治要求,而且在使药物直达病所、祛除病邪、消除临床症状、缩短奏效时间、扩大用药范围等方面,为内服法所不及。现将感冒的常用外治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沐浴法:风寒感冒选用麻黄、生姜各10克,薄荷、荆芥各15克,防风12克。风热感冒选取桑叶、菊花、薄荷、荆芥各15克,芦根30克。暑湿感冒选用香蕾、苏叶、厚朴、瞿香各12克,羌活、淡豆豉各10克。方法是将上方水煎两次,混合,取汁擦浴全身,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日换药1剂,3日为一疗程或病愈停用。注意浴后多饮开水,并取被盖身上以助发汗祛邪之力。

(2)涂擦法:取葱白头、生姜各30克,食盐6克,共捣烂呈糊状,入白酒一盅调匀,用纱布包紧,涂擦前胸、后背、手心、足心及胭窝。涂擦一遍后,让患者安卧,一般30分钟后即有汗出。本方主要适用于风寒感冒,如高热持续不退,可2一3小时擦1次,至病愈为止。

(3)塞鼻法:风寒感冒选用白芷3克,冰片0.6克。风热感冒药取鹅不食草、闹洋花、薄荷各120克,冰片15克。将诸药共研细末,过筛,贮瓶密封。用时取药粉适量,以药棉裹之,塞一侧鼻孔,每鼻孔塞30分钟,左右交替,每日3次,3日为一疗程。

(4)鼻嗅法:药取川芎、白芷、羌活、防风、薄荷、蕾香各9克,细辛、辛夷、冰片各3克,雄黄1.5克,共研细末、过筛,装瓶备用。从晨起至睡前,每隔3小时嗅药1次,每次10分钟,连用3一5天。本方适用于感冒鼻塞不通,也可作为感冒期间的预防措施。注意嗅药前,先将药瓶振摇几下,以便充分嗅闻药气。

(5)点滴法:药取生麻黄、辛夷各10克,水煎两次,混合浓缩至50毫升,加入冰片末1.5克,溶化搅匀,装瓶备用。每次2一3滴,每日3一5次滴鼻。主治感冒鼻塞不通,滴至病愈为止。因麻黄、辛夷辛温燥烈,故对素体阴虚阳亢或有高血压病史者慎用。

(6)敷脐法:风寒感冒选用羌活10克,苍术、白矾各6克。风热感冒药取银花、连翘各4克,桔梗、薄荷、牛劳子气2.4克,淡豆豉、甘草各2克,荆芥、竹叶各1.6克.用法是,上药共研末,过筛,取药粉适量,纱布包裹,敷神网穴,包扎固定,每次贴药盛一6小时,每日2次,连贴3一4日为一疗程。

(7)灌肠法:将石膏300克先煎30分钟,加入连翘30克,荆芥15克,赤芍、芦根各10克,再煎25分钟,共煎两次,取液300毫升过滤后加入适量防腐剂。临用时按每公斤体重3毫升做保留1小时灌肠,每日分次,3日为一疗程或病愈停用。一般药后30-60分钟出汗,2小时退热,体温可下降0.5-2℃ 以至正常。该液主要用于重型感冒或时行感冒高热、恶寒等全身症状较重者。对病情轻者无需应用此法。

猜你喜欢

  • 左归丸,右归丸到底补什么?千万别用错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出自于《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异同。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左归丸这首方子主要解决的是真阴亏虚之证,那这首方子是张景岳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那么因为此时的患者是一个真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只是解决了肾阴不足之

  • 丢三落四,健忘四种病机导致,中医对症治疗

    那么健忘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还是有不同的。历代医家认为健忘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那么形成健忘的病机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块儿分享一下健忘常见的几种病机。首先就是我们这儿说的心脾不足了。心脾不足我们常见的就是失眠,健忘,心悸,怔仲,

  • 下肢水肿,水液代谢失常,一方辨证消肿

    首先是肺,我们都知道肺有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降低,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功能失常,出现水肿的临床表现,第二个就是我们说的脾,脾有运化水液功能,如果脾的运化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停于肠中,就会出现腹泻,在这种情况,水湿

  • 五心烦热,盗汗便秘,可能是阴虚火旺

    大家好,那么今天一同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们来一块儿看。患者男,23岁,自述长期盗汗,大便闭结。在诊疗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患者五心烦热,盗汗的同时面赤心烦,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闭结。舌脉是什么样呢?舌红苔黄,脉细数。从这个临床表现来看

  • 脾虚湿气重,大便不成形,一方健脾祛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首方剂,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参苓白术散。这种方子所主治的病症就是中焦脾胃气虚。因运化水液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太严重而出现的脾虚湿盛之泄泻,对于这样的病症,临床表现会有什么?患者所描述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这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