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

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房疾病的常见病,治疗方法多样,但对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为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谢珍医师采用纯中药口服及热敷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新中医》2004年第36卷第2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将1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柴胡疏肝散并外用金黄散热敷。柴胡疏肝散由柴胡、醋炒陈皮、川芎、白芍、炒枳壳、醋炒香附、炙甘草所组成。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用。金黄散加味药物组成为:天南星、苍术、白芷、姜黄、乳香、没药、川芎、厚朴、天花粉、黄柏、醋炒香附、大黄、炮穿山甲。诸药用布包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沸15分钟后取出药包,待温度适中时热敷患处,每天1次,每次20分钟,每包药可用7天。对照组口服利邦平消片,每次4~8片(0.23g/片),每天3次。外用10%硫酸镁水溶液浸毛巾热敷,每天1次。2组均以7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3天,一般治疗1~3疗程。经治疗后,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为70.0%,对照组治愈率为37.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这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愈疗程比较:治疗组治愈63例中,1疗程治愈31例,2疗程治愈21例,3疗程治愈11例。对照组治愈34例中,1疗程治愈7例,2疗程治愈9例,3疗程治愈18例。2组治愈1~3疗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这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因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腺疾病往往由郁、怒、忧、思引起肝胃气滞,气火内盛,瘀血痰浊形成乳中肿块。据此,谢珍医师认为,对于该病应以疏肝解郁、活血破瘀、消积化痰、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法治之。其所用柴胡疏肝散疏通肝经郁滞,补气健脾,通降胃气,行气止痛,尤其柴胡有升发诸阳之用,可引诸药归经。其外用的金黄散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除瘀浊,软坚散结,用其热敷,穿透力强,可使局部组织松弛、舒展,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细胞活力,增强纤维及毛细血管的再生能力,促进组织再生,从而达到消炎、清热、解毒、消肿、软坚、散结、镇痛的目的。以上所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采用口服柴胡疏肝散并外用金黄散热敷的内外合治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操作简便等优点,疗效满意,患者亦易于接受。(以上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供稿)

猜你喜欢

  • 女性更年期调理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想开点儿,别总较真儿,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究一个情志,情绪不好是很伤血的,无论是心血还是肝血都受到一定影响,而血又用作濡养脏腑,同时脏腑的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总是情绪不好,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总是特

  • 经期头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

  • 痛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调理?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

  • 月经周期紊乱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

  • 肥胖的四种类型

    第一个湿热型,它的表现呢我们看脸上长痘,油光满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头红,或者是舌苔发黄,这调理我们需要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啊。第二种情况是痰湿型的,它是临床表现来看就是易胖体质,痰湿型这个类型一看就是个胖人体质,同时伴有四肢沉重,习惯躺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