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肿瘤基因治疗需更多理性思考

肿瘤基因治疗需更多理性思考

近日在由上海院士中心主办的以“肿瘤的基因治疗”为主题的院士沙龙上,两院院士刘新垣、曾溢滔等专家学者就我国肿瘤基因治疗的发展思路展开了深入研讨,认为肿瘤基因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经历了“高温”阶段和“冷却”遭遇之后已经进入理性的发展阶段,有关专家还提出将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病来进行治疗的新建议。

基因治疗颇具潜力

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目前有癌症患者约450万人,死亡率在30%以上,而且每年新增患者的人数高达200万人以上。有效医治癌症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临床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和放、化疗,但放、化疗对人体正常细胞也造成了严重损伤。“目前癌症的治疗已到达了瓶颈阶段,有必要挖掘新型、有效的方法,‘基因治疗’就属于比较有潜力的一种。”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薛京伦表示。“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尝试采用生物方法,针对肿瘤发展进程中的不同层面进行治疗,并且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肿瘤的生物治疗及靶向治疗必将成为最有前景和最活跃的领域。”中科院上海生物与细胞研究所刘新垣院士介绍说。将一个治疗基因“捆绑”在“病毒”上,随后放进细胞体,通过细胞的体内流通,使治疗基因渗入肿瘤“根据地”,从而“摧毁”癌细胞。这种名为“基因治疗”的治癌方法极具应用潜力,如运用得当,有望成为人们攻克癌症的利器之一。

尽管基因治疗的提出最初是针对单基因缺陷的遗传疾病,目的在于用一个正常基因来代替缺陷基因或者来补救缺陷基因的致病因素。但是近年来肿瘤基因治疗的发展却远远超过了遗传病的基因治疗,这主要是由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远远高于遗传病的发病率,患恶性肿瘤的人数远多于遗传病的患者。

为此,专家呼吁,应充分发挥我国和上海地区在基因治疗方面的某些明显优势,加大对基因治疗相关基础研究的重视和经费投入,加强基因治疗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利用现有基础,建设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基因治疗的健康、持续发展。

癌症可作为慢性病治疗

得了癌症一定要斩草除根,即便赔上老本也在所不惜——这是目前绝大多数患者对待癌症的治疗态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人类基因治疗研究中心葛盛芳研究员却认为,“可以把癌症当作一种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让患者与之长期安全共存,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质量,控制和减小癌症的危害。”这样的观念正在被国际医学界所普遍接受。在葛盛芳看来,“人的一生都是与疾病共存的。找到一种有效、低毒、经济的治疗方案,让患者与肿瘤处于共存状态,也不失为癌症研究和治疗的方向。”

葛盛芳指出,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已经把癌症定义为一种慢性病。也就是说,癌症也许就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只要加强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癌症实际上是有方法来加以控制或治愈的。葛盛芳表示,利用现代医疗科技,使癌症病情不发展,保持稳定水平,并减小其对机体的破坏,可能将是最可行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和对肿瘤发病分子机制认识的深入,以细胞受体、关键基因和调控分子等为“标靶”的肿瘤基因治疗手段开始进入临床,人们称之为“分子靶向治疗”。这些手段包括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滞剂、针对某些特定细胞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针对某些癌症基因和癌症细胞遗传学标志的药物、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抗肿瘤疫苗和病毒靶向性基因疗法等。这些分子生物学以及靶向疗法的进展,可延长对肿瘤的控制,同时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使得癌症对人类的危害不再像人们传统认识的那样大。美国肿瘤学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癌症患者治疗后的5年存活率平均已达65%;在我国一些较发达地区,癌症患者治疗后的5年存活率也达到50%以上,这为把癌症作为慢性病来治疗提供了可能。

猜你喜欢

  • 滋肾解毒汤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

  • 沙参麦冬饮治剥脱性皮炎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

  • 低血糖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

  • 从湿治过敏性鼻炎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龙某某,男,48岁。2004年4月1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12年,诉突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伴嗅觉下降,乏力纳呆,头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腻,脉沉迟弱,常服抗过敏药、

  • 眼部水肿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2)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