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儿童须警惕使用的某些抗菌药

儿童须警惕使用的某些抗菌药

滥用抗菌药导致的严重后果,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是儿童使用抗菌药的特殊性却容易被忽视,有的家长错误地把儿童用药看成是成人用药的缩影,造成儿童用药成人化,以致滥用抗菌药给孩子带来不良反应。

许多抗菌药是通过肝脏代谢、通过肾脏排泄的,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肾功能发育还不成熟,代谢功能不健全,特别容易被部分抗菌药的毒副作用所伤害。同时,滥用抗菌药很容易破坏儿童体内的正常菌群,降低机体抵抗力,导致二重感染(即抗菌药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也杀灭体内的正常微生物,导致患者真菌感染,如鹅口疮、肠炎等)。

儿童对抗菌药极为敏感,不仅包括注射药品、口服药品,而且包括局部外用软膏、滴眼剂等。儿童应当慎用或禁用的抗菌药主要有:四环素类抗生素

例如: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等,8岁以下儿童禁用。此类药物能与新生成牙齿中的钙结合形成黄色结合物沉着,逐渐变成无荧光的棕色沉着,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俗称“四环素牙”。此类药物还能与骨中的钙结合抑制婴儿的骨骼生长。喹诺酮类抗生素

例如: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12岁以下的儿童禁用。12岁以前,人体骨骼的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增殖、肥大、钙化,使儿童不断长高。而此类药物可使儿童骨骺软骨细胞提前骨化,不仅影响儿童长高,还易引起负重骨关节组织的损伤。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例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等,儿童慎用。此类药物对儿童的不良反应是耳毒性和肾毒性。耳毒性一方面损害内耳的运动平衡系统,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另一方面损害内耳的听神经系统,表现为听力减退、迟发性和永久性耳聋。肾毒性是由于此类药物与肾组织亲和力极高,从而引起肾组织肿胀,出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甚至肾脏急性坏死。氯霉素

早产儿(妊娠32-37周之间出生)和新生儿(出生后4周内)禁用,儿童慎用。此药易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循环系统衰竭,表现为呕吐、腹胀、腹泻、休克、虚脱、皮肤呈灰紫色、甚至死亡,称为“灰婴综合症”。此药还可抑制骨髓,导致儿童发生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第一代头孢菌素

例如:头孢噻吩(先锋霉素I)、头孢噻啶(先锋霉素II)、头孢氨苄(先锋霉素IV)、头孢拉啶(先锋霉素VI),儿童谨慎大剂量使用。此类药物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血尿、肾组织坏死,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强利尿剂合用时毒性增加。磺胺类药物

例如:磺胺嘧啶、增效联磺等,早产儿和新生儿慎用。此类药物与人体血液中的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使胆红素游离,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黄疸、粒细胞减少等。痢特灵

新生儿慎用。此药可引起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儿童抗感染较适宜使用的抗菌药为青霉素类、红霉素类、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急症期使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天,使用剂量必须严格按照儿童剂量计算,并注意观察药物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

同时,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该避免使用儿童慎用和禁用的抗菌药物,以免这些药物通过母体或母乳影响胎儿或婴儿的生长发育。

猜你喜欢

  • 甘补脾胃当首分阴阳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

  • 健脾祛湿解毒治脓疱性细菌疹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

  •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五苓散治秋泄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清上镇下治耳鸣耳聋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