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你要当心季节病

你要当心季节病

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同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随季节替,呈现出周期性节律,若节律破坏就会形成疾病。诸如患有精神抑郁症者的疾病程度会加深;心血管的发病率、死亡率在冬季最高;慢性肾炎、溃疡病,多发于11月至次年初春;幼年型糖尿病亦是从11月始显著增多;另外,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也由深秋起,随天气渐冷而发作的可能增加。此类现象,医学上称季节病或气象病症。

(一)谨防肺炎

肺心病的高发季节是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的寒冷季节,老年性肺炎在冬季的发病率最高,约占全年的60%~70%,80岁以上的老人的死亡病因肺炎为第一位。

老年人的各脏器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免疫球蛋白A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所以极易患呼吸道感染继发肺炎。由于老年人潜在疾病的并发症多,所以老年性肺炎死亡率极高。另外,许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贫血病、糖尿病、心脏病或肿瘤等,常容易引发肺炎,加之近年的大气污染严重,也对肺脏造成伤害。

预防肺炎最重要的是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地锻炼身体,使机体能适应天气冷热变化;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不酗酒等;注意饮食清洁和多饮水,以利痰液稀释排出;积极治疗慢性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

(二)中老年人应注意中风

每年入冬以后,各医院急诊科的中风患者骤然增多,据医生介绍,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易引起血压升高,再加上中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因此,极易导致中风的发生。

中老年人从生理上逐年趋于衰老,体温调节及血管弹性反应性降低,对于外界寒冷气候的适应性降低,适当增加室外活动时间,从夏季开始就坚持抗寒能力的锻炼是十分有益的。动物实验证明,在寒冷环境中生活组动物,当再次受到寒流刺激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而未经过寒冷训练组动物,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就会出现冻伤、体温降低等不适反应。因此,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是预防和降低脑卒中发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预防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普遍存在于人的鼻咽部,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人体对病毒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下降,时病毒就会经过一系列变化进入鼻粘膜上皮细胞,在细胞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造成人体中毒症状,也就是患上流感。

据统计,14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高达65%,其次是老年人及体弱多病者容易患流感。这主要原因是这部分人群自身免疫功能较差。另外,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容易得流感,如商店营业员、银行职员、浴室服务员等,据统计,有的发病率高达70%以上。主要原因是与人流接触比较多,难免接触流感病人(向外排毒时间可长到7天,尤其是3天之内传染性最强)或带病的隐性感染者。

预防流行性感冒,应于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合理增减衣服,少到公共场所去。减少发生流感的诱因。如有患病并高热不退、神志昏迷、抽搐者,应送医院救治。

猜你喜欢

  • 三甲散治肝硬化腹水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