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脑益嗪的用途多

脑益嗪的用途多

脑益嗪又名桂利嗪,属于血管扩张药,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近几年临床医学实践证明,在治疗非血管多种疾病中,取得可喜成果。脑益嗪不仅疗效确切,而且还有副反应少、价廉、使用方便等特点。

一、慢性荨麻疹、湿疹。临床医生应用脑益嗪每次25~50毫克,每日3次饭后服,连续服用3~4周。观察治疗23例,有效率在90%以上,取得满意效果。

二、寻常型银屑病。每次50~75毫克,日服3次,连服30天为一疗程,皮肤损伤症状好转后减量1/2,再连服2周。临床观察10例,结果全部治愈。

三、中老年失眠。每次25~50毫克,每日3次,10天为一疗程。临床观察28例,结果服脑益嗪2天后,平均睡眠时间延长2~3小时,疗效满意。

四、慢性结肠炎。脑益嗪每次25~50毫克每日3次,服药后3天,症状改善,特别是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五、老年皮肤瘙痒。每日口服25~50毫克,每日3次,止痒后再给予维持量约每日1~2次。大部分患者在服药2天开始好转,一般可连用3~4周,疗效好。

六、支气管扩张咯血。每次口服50毫克,每日3次,中等量咯血者加倍用,近期一疗程为30天,止血后长期或间断服用。结果,大多服药24小时咯血减少,完全控制在5~7天。

七、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报道60例患者,其中30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者与西咪替丁治疗组随机对照,用脑益嗪,每日1次75毫克,大出血者每次100毫克,7天为一疗程。两组配合综合疗法。结果,出血停止、大便隐血转阴时间,脑益嗪组平均3.2天,西咪替丁组平均5.1天,可见服脑益嗪效果满意。

此外,有人报道脑益嗪对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痒症、冻疮、雷诺氏病等配合其它药物治疗都收到良好效果。

脑益嗪对上述疾病虽然有确切疗效,但是由于其对周围血管有松弛作用,故血压偏低者应慎用,以免因血压过低引起头晕,或产生其它副反应。

猜你喜欢

  • 经方时方合用治愈颈淋巴结结核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

  • 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感染性休克中医诊疗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