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专家解读老花眼

专家解读老花眼

人们常常用“耳聪目明”来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人真的能避免老眼昏花吗,老花眼是怎么回事,怎样才能防止老花眼提前到来。在爱眼日的前夕,笔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解放军304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皮裕利。

老花眼是怎么回事

皮裕利说,随着年龄增加,人眼的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这种现象称为老视,即老花眼。老花眼的常见症状是感到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患者常不由自主地将目标远移,以减轻调节负担,消除视力不清和眼睛疲劳。老花眼在不戴镜的条件下,即使勉强看清近处目标,也多由于强行调节、睫状肌过度收缩,必然产生种种眼睛疲劳现象,如头痛、眼痛、头痛加重、视物模糊等。

花眼也在变“年轻”

在正常情况下,老花眼出现在50岁左右,近年有报道说,有的年轻人不到40岁就出现花眼。皮主任把这种现象称作“少花眼”。皮大夫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这些人多在年轻时就有“远视眼”,一般在150度左右。30岁之后,人的远视程度以每年10度的速度递增。眼睛调节代偿能力一般在150度以内,超过这个度数,就会出现调节代偿困难。所以,这些人在40岁之前就会出现花眼。二是与人们过度用眼,休息睡眠不足以及精神压力过大有关。老花眼症状出现的迟早或轻重,除与原屈光状态有关外,与每个人的工作性质及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年轻的老花眼”人群主要集中在白领阶层。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他们终日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而且多与电脑打交道,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再加上睡眠不足,眼睛劳累过度,老花眼便会提前“报到”。

眼花后要及时配镜

人老眼花是不可避免,也是不可逆转的,视力越好的人,年老后眼花症状会越明显。许多人认为近视眼不会再得老花眼,其实不是这样。老花眼谁也不能幸免,近视眼的人到了花眼的年龄眼睛也会花,表现为看近处物体时近视镜不合适了,需要重新配眼镜,但对于轻度近视而又一直不戴眼镜的人,如果花眼的度数与近视度数相当,就可避免戴老花镜。

目前对老花眼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惟一可行的是配戴近用眼镜,即老花镜。有不少老人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认为配近视镜需要上医院,老花镜随便买个能看清楚就行,许多人在地摊上买现成的眼镜。皮大夫说,其实,老花镜也不能随便戴,每个人花眼的度数不同,两只眼睛的花眼度数也不一样,长时间戴不合适的老花镜对眼睛有害无益。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医院眼科检查,再配适合自己的老花镜。配镜时要考虑老人的不同需要,如看电视用的眼镜应比看书报用的镜片相应减少度数。对屈光不正者为减少看近看远换镜的麻烦,还可考虑配双光镜、三光镜以及新型的渐变式多焦点镜片。

老花眼要注意眼睛卫生

皮裕利说,虽然人老眼花是自然规律,但如果注意用眼卫生,防止老花眼的过早出现和过快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人到老年,要保持开朗的心情,多找老朋友聊聊天,多到大自然中做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切忌长时间看电视。

2.讲究合理用眼。用眼工作时间一次不宜过长,一般为2小时。一天中从事用眼较多的工作不宜超过6小时。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迹潦草或模糊不清的读物。照明强度要适宜,光线过强或过弱,都有害视力。饭后或劳累时不要读书看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不少于6小时。经常有意识地放松眼肌或做眼保健操。

3.加强体育锻炼。老花眼是随着全身机能衰退而发生的,适当的运动对减慢全身机能的衰退,延缓老花眼的发生是很有裨益的。从年轻时开始,就要坚持体育锻炼。进入老年后,要根据身体状况经常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

4.做眼保健操。经常做眼保健操,可增加眼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视神经的营养,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有利于眼睛保健。

5、进行营养食疗。中医认为,老花眼系肾水亏损,精血不足引起,治疗宜补肾养阴,益精明目。黑豆具有补肾养血之功效,可固齿明目,煮粥常食很有裨益。也可用养肝明目的中药如枸杞、菊花等煨汤或煮粥食用。平时要多摄取富含维生素A及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猪肝等动物内脏、豆制品、蛋类、绿叶蔬菜、胡萝卜等食品。要禁忌烟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6.及时调整眼镜度数。配老花镜以后,老人的花眼程度仍在以每年10度的速度递增,所以每5年要到医院重新检查验光,及时更换度数合适的老花镜。

猜你喜欢

  • 疱疹性口炎中医诊疗技术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经方治虚寒便秘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

  • 扶阳燠土治腹泻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

  • 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

  •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技术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