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季外出用餐谨防肠道病防病

夏季外出用餐谨防肠道病防病

持续数日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让许多上海人纷纷远离“烟熏火烤”的厨房,走进饭店餐馆享受清凉。但记者从申城各大医院获悉,由于外出就餐“管”不住自己的嘴,夏季肠道病人数猛增。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肠道科刁护士长告诉记者,进入7月以来,家医院接待的肠道病患者明显增多,平均每天超过40人。瑞金医院、中山医院等上海几家大医院,近期收治的肠道病患者人数也比平时翻了一番。医护人员说,夏季受到肠道病“侵袭”的人数其实还远远不止这些。因为很多人误认为“腹泻”不是病,不用到医院就诊,自己吃几粒药就能挺过去。

炎炎夏日,怎样才能“管”好自己的嘴?华山医院传染病科尹有宽副教授提醒说,夏天是细菌快速繁殖的季节。肠道疾病患者人数猛增,首先就是因为高温促使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食物不像冬天那样经久耐放,质量有效期也明显缩短。许多食品在高温下稍一“暴露”,外观也许还能保持新鲜诱人,但质量和味道都已经发生变化。此外,由于天气炎热,人们通常休息不好,加上大量出汗,能量消耗过多,对疾病的抵抗力往往下降。

医疗专家建议,夏季要“管”好自己的嘴,谨防病从口入。对于路边无证无照小商贩出售的食品,消费者最好“敬而远之”;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应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就餐的次数,聚餐不宜太频繁;不吃或少吃海鲜,生的食品一定要烧熟煮透。

猜你喜欢

  • 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应注意的问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

  • 痛经药膳方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