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乌梅丸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乌梅丸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李安祥 河南中医学院

杜某,男,30岁,2010年8月13号初诊。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散在口腔溃疡,缠绵难愈,夏秋季节最易复发,重则影响进食与睡眠,发病期间常服用三黄片、黄连上清片,以及中药汤剂等治疗,效果欠佳。诊见:两侧口腔黏膜溃疡3处,呈椭圆形,中央凹陷,边界清楚,溃面嫩红,中间发白,周围黏膜轻微充血,口干,大便干,饮食则痛,伴有咽部不适,似有异物,大便偏干,二日一行,时有心烦失眠,精神倦怠,舌红,苔黄腻,脉沉弦。中医诊断:口疮(肝热阳郁证),治宜养肝清热,通阳达郁。处以乌梅丸方加减:乌梅15克,附子3克,桂枝3克,干姜6克,细辛3克,黄连12克,黄柏10克,当归30克,党参15克,生地黄15克,竹叶10克,木通10克,炙甘草10克,肉苁蓉30克,厚朴6克,茯苓12克,苏叶10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二诊:患者服上方3剂后,口腔疼痛明显减轻,大便通畅,日1次,舌红,苔薄黄腻,脉沉,效不更方,上方去肉苁蓉、附子、桂枝均改为5克。5剂,水煎服。

三诊:病人神明显好转,口腔溃疡逐渐愈合,已无疼痛感觉,进食正常,仍有咽部不适,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按二诊方去附子,加半夏10克,陈皮10克,醋少许,继服5剂。后改服桂附地黄丸2盒巩固治疗,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口疮”病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溃疡,疼痛、糜烂等,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西医称为口腔溃疡,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免疫功能失调、激素水平改变、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多采用局部对症治疗,但疗效欠佳。中医一般多从心、脾、肺、胃积热论治,投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泻下之剂,初期有效,但不能标本兼治,容易复发。

本案根据溃疡面的特征,结合较长的病史和多服用寒凉之品的实际,从肝热阳郁着手,以乌梅丸为主方,清热温阳兼以滋补。方用黄连、黄柏之苦寒以清肝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之辛热以通达阳郁;人参、当归之甘以补肝体,清热不遏阳,通阳不助热。乌梅酸甘化阴以滋补肝体;尊“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旨,配合导赤散引热下行。酌加行气通便,健脾利咽之品。三诊加大化痰降逆之力,寓半夏厚朴汤之意,以求全功。使人身“火在水下,上清下温”则治。

乌梅丸为张仲景寒热并用的著名方剂,《伤寒论》原文用于治疗“蛔厥、久利”,现代可用于治疗慢性湿疹、咽炎等属于寒热错杂,肝热阳郁者。临床用乌梅丸常常变丸剂为汤剂,酌情加入醋20毫升,以增强方药治疗效果。同时重视饮食调配宜忌。

另外,笔者体会,运用乌梅丸治肝热阳郁证,辛热药用量要小,酸苦药用量要大,补益药用量要适中,方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 头晕目胀口干口苦是怎么回事

    我讲的病例是赵女士,三十岁,那么她的表现是什么呢?头晕、耳鸣,眼睛发胀,其实头也胀痛。还有视物昏花,这眼镜模糊发干发涩,看东西模糊,然后烦躁易怒,口干口苦。那么她什么问题啊?肝阳上亢,当肝郁气结日久,肝郁之后就化火,肝阳和肝火还有什么区别?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什么意思

    因为我们这个阳气它的变化是根据四季来走的,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么一个过程。春天的阳气开始滋生,夏天呢达到至盛,到了秋天阳气开始收敛,到冬天的时候,阳气闭藏,就当春夏的时候阳气旺盛,这个时候补阳气就会事半功倍。第二点什么呢?尤其到夏天

  • 气血不足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一个医案,这是一个气虚的患者,这个气虚主要是脾气虚,其实气虚包括好多种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啊,但总的来说还是以脾气虚为主。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嘛,当他虚了之后,整个人体一身之气也就虚了。李先生三十岁,比较年轻,虽然年轻

  • 经常头晕查不出来什么原因

    第一个我们现在最多的就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来的,关于烦躁啊、郁闷啊,想的事特别多呀。那么这个问题呢在中医讲的什么属于叫肝阳上亢,肝火上炎都会出现什么头晕的反应。第二个生活习惯,比如熬夜为什么会头晕呢?我们头晕有很多原因,有气虚、血虚、湿热、痰

  • 肝郁气滞有什么症状

    肝郁气滞是我们现在非常常见的一个情况,现在就会压力比较大呀。这阶段疫情也比较严重,大家就是觉得比较紧张。那么这个时候肝郁的患者更多了。那么有的时候说就是生个气呗,哎,无所谓,哎,情绪不好嘛又能怎么样呢?但是长久的这种肝气郁结,肝气不疏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