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上网对症状套“处方”买药吃“网络自疗”隐患多

上网对症状套“处方”买药吃“网络自疗”隐患多

看病不上医院,而是上网“对”症状,并想当然地套用网上的“处方”买药吃。医生称,如今这类“网络自疗族”增多,带来不少健康隐患。

前日,襄樊来汉打工的青年小吴赶到省武警医院看病。此前他已借助网络“自我治疗”了近1个月。小吴回忆,8月初看到自己尿液色黄且浑浊,就上网去查,发现自身这种情况和前列腺炎的症状“对”上了,为图方便,他就直接按网上的治疗方案买来阿奇霉素、头孢等药物治疗,可一个月下来,他感觉“病情”并未缓解,尿的颜色依然很黄。该院泌尿外科万加生医生检查发现,小吴出现尿黄症状应是夏天饮水不足所致。

一些医生介绍,如今像小吴这样“上网查病”的人确实多了,医院接诊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记者上网查询也发现,多数健康网站都设有“自疗自查”疾病的栏目,会详细描述常见病的症状并给出治疗建议;在网络搜索引擎上输入症状,除了可找到对应的疾病,有的甚至还能查出检验单据。

对于流行的“网络查病”方式,省武警医院门诊办负责人认为,确诊疾病并不简单,通常需要医生结合病因、症状表现及检验单据才能有初步判断,有些疾病的诊断还要结合医生多年的临床经验给出;治疗中病情若有变化起伏,还需调整治疗方案。他指出,上网查询疾病、增加相关知识可取,但普通人如果仅凭“对一下症状”就自我诊断,甚至自我治疗,很可能出现“不对症、滥用药”的结果,最终自身的健康会受损。(转载自《楚天金报》)

猜你喜欢

  • 扶阳燠土治腹泻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

  • 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

  •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技术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

  • 阴囊潮湿治验一则

    吕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某,男,47岁。阴囊潮湿反复数年,春夏较重,秋冬较轻,内裤每日一换,但阴囊潮湿依旧,食纳不佳,体胖腹大,平素喜饮酒,舌体胖大,苔黄白,舌根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处方:萆薢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石菖

  • 应用经方须注意药量配比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自古流传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说中医治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必须药量轻重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药量”,不仅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更重要的是指药量间的配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