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给婴幼儿喂药有讲究

给婴幼儿喂药有讲究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患病后吃药时常不合作,出现哭闹,拒绝吃药,甚至吐药,而捏着鼻子强行将药物灌下容易引起小儿呛咳。其实只要根据小儿不同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宝宝吃药并不难。首先要注意避免出现以下误区:

误区一:哄骗、吓唬

对不愿服药的小儿,有些家长采取哄骗、威吓等方法诱使其服药。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小儿感知、认知的能力差,哄骗可造成小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误服药物;而威吓则会抑制小儿消化系统的功能,影响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误区二:捏着鼻子喂药

拒服药物的小儿会紧闭双唇。有些家长这时就会捏住小儿的鼻子强迫其张口,并乘机将药喂下。殊不知,小儿被捏住鼻子后,只好用嘴呼吸,这时药液很容易呛入气管或支气管,轻则引起咳嗽,重则导致吸入性肺炎或因药物堵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三:睡觉时喂药

有个别家长趁小儿睡熟后撬开其嘴喂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且咽喉较狭窄,若突然刺激其咽喉神经,会由于喉痉挛而发生窒息。

误区四:把药混入饮料中

不少家长图省事,趁小儿用奶瓶喝牛奶、果汁等饮料时将药物混入其中。而牛奶、果汁等饮料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把药物放入其中,药物会与这些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影响或降低药物的效果。

科学的喂药方法

用少量温开水把药物溶化好(若是片剂,可将其研碎后用温开水或糖水调成稀糊状),必要时适当加些白糖。将小儿抱在怀里,使其呈半仰卧位,头部稍高些,在其胸前围上小毛巾,适当固定其手脚。喂药时要分散小儿的注意力,可先给小儿喂上一口糖水,然后将盛有药物的小匙放进其嘴里,并用小匙稳稳地压住其舌头,趁其上腭往上抬时慢慢将药喂下,不要用力过猛,也不能过早地将匙拿出来,更不要将药物倒在小儿的舌面上,以免使其因感到苦味而将药物喷吐出来。

小儿不愿咽药时,家长也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一下小儿的两颊,待小儿张开嘴后,用小匙或药杯紧贴其嘴角将药物喂下。

家长应特别注意的是,小儿大声哭叫或吸气时,不能喂药,以免发生呛咳;如果小儿服药后不久吐了,则应视情况补服药物的半量或全量,以免因药量不足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猜你喜欢

  • 湿气盛,大便溏稀总反复?两方合用,帮你祛根

    今天分享这个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岁,他的主诉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时成粥状,大便也不太规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泻发作,尤其还是劳累时比较重,情绪波动的时候也比较严重。在当地他吃过不少的中药,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就

  • 胆囊结石,先疏肝后健脾,中医帮你轻松祛除

    这个患者来看的时候,这个疼痛有时候有,有时候就没有。平常呢,可能工作总有应酬,吃肥甘厚味,这个胃口也比较壮。然后呢还有就是熬夜,他近半年来就出现这个右胁疼痛,早晨起来口中有异味儿,有时候也有反酸,胃口也有胃胀的表现。做彩超检查的时候就是胆囊

  • 还在脾虚时就补脾吗,结果越补越上火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脾胃虚补脾,为什么有的人一补就上火,越补越上火,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天跟来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建议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脾虚跟胃实他俩是一对相对的,当然这个胃实的时候我们就叫脾满了,就是胃堵得慌胀的,

  • 体虚则痛,阴虚阳虚,看看你是哪一种!

    阴虚和阳虚都属于这个叫虚症,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说阴虚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有阳虚,那么阳虚到了一定程度也会伴有阴虚,治疗的时候有轻重之分,但不能顾此知彼,那么阴虚的症状很多,包括阴虚盗汗,阴虚五心烦热,但是阴虚热痛是一个特别的一个症状,首

  • 脾肾阳虚从哪调理最有效?

    大家好,在我临床看病,这个脾肾阳虚这个正行,我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无论年轻的患者也好,还是年老的患者,有许多它就是有脾肾阳虚这个表现,关于这个脾肾阳虚,那是先补肾呢,还是先补脾,中医往往讲的是阳虚则寒,那么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