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材引种驯化4注意

中药材引种驯化4注意

随着中药材生产的发展,中药材引种驯化已越来越普遍。不同中药材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在它们长期生长过程中,逐步形成不同的生态型,因而具有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在引种驯化时必须了解被引种对象生长发育所需条件和其原产地的自然条件,这样才能在新引种地创造有利于引种对象的环境条件。中药材在引种驯化过程中通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日照的差异

在南药北移或北药南移的引种驯化中,由于纬度的差异,生长季日照长短发生很大变化。北方纬度高,生长季日照时间较长,本属长日照植物的中药材,如红花,从北方引种到南方栽培,则无法开花结籽。

温度的差异

南药北移或北药南移,由于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温度这个对植物生长有很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已发生变化。南药北移时,温度由高变低,常由于冬季的严寒而冻死。北药南移时,温度由凉变为酷热,常因夏天的高温而死亡。在同一纬度,高海拔的温度较低海拔的低。川芎从四川引种至广西虽然产量尚算稳定,但因夏秋高温,无法留种。

土壤和空气湿度的差异

许多中药材长期适应在林下生长,要求土壤和空气具有较大的湿度,如许多姜科、天南星科植物,都要求阴湿环境,而山豆根则生长在干旱的石缝中。

土壤性质的差异

土壤性质的差异有含盐量、物理性状和肥力等差异,但主要是酸碱度的差异。如山东沿海产的北沙参引种到广西南部栽培,根部发育不良或生长十分缓慢。除气候的原因外,广西南部酸性或强酸性的土壤不适于其生长。

以上几种主要生态条件的差异,都分别给引种驯化造成困难,差异越大,难度越大。一般来讲,地理距离越近,生态条件总体差异越小。因此,在引种时应尽量避免生态条件差异太大,然后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中药材就能逐步适应新的生长环境,达到引种驯化的目的。(钟侬)

猜你喜欢

  • 熬中药前先泡药材

    需要煎熬的中药都建议尽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中药材因骤然受热,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变硬,从而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药效降低。

  • 劳怯症是什么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脾胃不好怎样调理效果最好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

  • 既怕冷又怕热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

  • 舌下青筋又粗又黑怎么回事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