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三叉神经痛外治法

三叉神经痛外治法

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属中医“头痛”、“头风”、“偏头痛”等范畴,系肝风内动、营血不和所致。治宜熄风镇痛,清肝养阴,和营养血。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时,配合下列中药外治,可提高疗效。

药物涂擦法:当归、川芎、细辛、红花、乳香、没药、丹参各10克,冰片5克。加入75%的酒精100毫升密封浸泡7天后擦患处,每日3次,连续3~5天。

药膏贴敷法:地龙、全蝎、细辛、蜈蚣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适量药末,药酒调为稀糊状,外敷疼痛侧太阳穴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药液熏耳法:透骨草30克,川芎、细辛、白芷各15克,白僵蚕5克。加水煮沸,取一厚纸,中间穿孔,孔约小拇指大小,盖在锅上,使药气从孔中透出,熏患侧耳孔及疼痛部位,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剂用2~3天。

药物贴足法:吴茱萸5克,研为细末,加面粉少许,用水调成稀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换,连用7~10天。

药物敷脐法:穿山甲、厚朴、白芍、乳香、没药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适量药末,用黄酒调为稀糊状外敷脐孔处,每日一换,连续5~7天。

药物热熨法:乌头(生草、川乌均可)、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量。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30克,加鲜姜15克,大葱50克,捣烂如泥,纱布包好,熨阿是穴及患侧走向神经穴位,每日一次,连用3~5天。

药液足浴法:当归、川芎、穿山甲、元胡、白芍、麻黄、川椒、细辛各10克。水煎取汁足浴,每日两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一周。

药枕疗法:菊花、川芎、天麻、细辛、当归、元胡、蔓荆子、红花、防风、白芷、藁本各等份。研为细末,作枕芯用,连用1~2个月。此法对于三叉神经痛,既可防又可治。(郭旭光)

猜你喜欢

  • 三脉同诊救危症

    雷鸣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患者邵某,男,63岁,农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间劳作时突发呆滞不语,约十分钟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时而烦躁,时而抑郁,渐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医院住院治疗,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抗

  • 小儿惊厥中医诊疗技术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决明子治石淋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失瘖辨治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