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贯众配伍治疗慢性乙肝

贯众配伍治疗慢性乙肝

赵亮 广东湛江市第一中医院

贯众,味苦,性微寒,入肝、胃经,功主清热解毒,辟时行疫疠不正之气,且能去瘀软坚,善治腹中邪热气,破癥瘕。笔者在临床上将其灵活配伍用于治疗慢性乙肝,收效明显,现举例介绍如下。

贯众配伍升麻、连翘

袁某,男,25岁,大学毕业生,2009年8月16日初诊。诉乙肝病史十余年,现因“右胁胀痛一年,加重伴心烦、乏力半月”就诊,诊见面色晦暗,精神稍差,疲倦乏力,右胁胀痛,心烦易怒,口苦,赤掌,手足心热,喜冷,易汗出,纳尚可,眠差,腹稍胀,小便赤,大便干,舌质暗,边尖红,苔腻微黄,脉弦滑。查体: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两对半示: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肝功能:ALT578u/L,AST242u/L,r-GT214u/L,HBV-DNA2.03×107copy/ml,B超示:肝光点增粗增强,符合肝脏炎症表现。辨证属湿热蕴结,肝郁化火,治当清热利湿,凉肝解郁。处方:贯众15克,升麻30克,连翘15克,茵陈30克,白术30克,郁金15克,香附6克,生石膏20克,栀子9克,丹皮15克,枳实12克,柴胡6克,黄芩15克,白芍12克,甘草5克。

服药十余剂复诊,右胁痛、乏力减,少许心烦,大便软,无口苦,小便仍黄,舌脉同前,复查肝功能:ALT262u/L,AST220u/L,r-GT221u/L,予原方减白术为15克,去柴胡、黄芩,加大黄10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继服30余剂,诉无明显不适,仍赤掌明显,手足心热,肝功能:ALT49u/L,AST56u/L,r-GT54u/L,予前方减升麻为15克,去枳实、芒硝,加生地15克、丹参20克。服药1月后复诊,赤掌仍在,色转浅,无手足心热,余症皆除。两对半示:HBsAg、抗-HBe、抗-HBc阳性,肝功能:ALT28u/L,AST35u/L,r-GT19u/L,HBV-DNA1.09×103copy/ml,B超示:肝光点细密,无炎症表现。嘱其守方继服1个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贯众配伍黄芪、桑寄生

陈某,男,32岁,公务员,2009年9月6日初诊。因“右胁隐痛半年,加重伴乏力一月余”就诊。诊见面色晦暗,右胁隐痛,疲乏无力,脘腹胀满,纳差,夜寐多梦,心烦,咽干,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查两对半示:HBsAg、抗-HBe、抗-HBc 均为阳性,肝功能:ALT56u/L,AST42u/L,HBV-DNA2.03×104copy/ml,辨证属于肝肾阴虚,脾虚毒蕴,治当健脾补肾,清热解毒。处方:贯众15克,桑寄生2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黄芪30克,郁金15克,丹参20克,酸枣仁30克,知母20克,虎杖20克,佛手10克,白背叶根20克,生麦芽30克。服药一月复诊,夜寐安,腹胀除,胁痛减轻,纳食增加,仍心烦,咽干,乏力,大便已正常,舌脉同前。于原方减生麦芽为15克,加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生石膏20克。继服20剂,诸症消失。查两对半示:HBsAg阴性,抗-HBe、抗-HBc仍为阳性,肝功能:ALT18u/L,AST22u/L,HBV-DNA阴性。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贯众配伍丹参、鸡内金

刘某,男,43岁,农民,2009年8月23日初诊。诉3年前在某大医院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曾一直服用中药及西药保肝治疗,未见好转,遂来就诊。诊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两胁胀痛,胁下痞块,按之稍硬,赤掌,食欲不振,大便干,舌质淡暗,两边有瘀点,苔白,脉弦涩。体查:额头、前胸部均发现有蜘蛛痣,肝肋下约3cm,脾肋下约2cm。两对半示:HBsAg、抗-HBe、抗-HBc均为阳性。B超报告:符合早期肝硬化声像,肝、脾轻度肿大。肝功能正常,白、球蛋白比例正常,凝血未见明显异常。辨证属脾虚肝郁、痰瘀内结,治当健脾疏肝、祛瘀软坚为主,处方:贯众20克,鸡内金30克,白术30克,柴胡10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郁金20克,田七10克,元胡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芪30克,枳实12克,甘草5克。服药一周后复诊,大便变软,乏力、胁痛减轻,食欲好转,守上方减白术为15克,枳实为6克,去柴胡。继服2月余,复诊面有光泽,诸症悉减。复查B超示:无明显肝硬化声像,肝、脾无肿大。嘱其守方继服半年,以巩固疗效。

按:慢性乙肝属疫毒内伏血分所致,其在活动期多为疫毒炽盛,临床常见湿热表现明显,转氨酶显著升高,HBV-DNA多大于105copy/ml,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可用贯众解邪热毒,配升麻解百毒、辟瘟疫之邪,伍连翘清肝留滞之毒邪。在HBV携带期或转氨酶轻微升高者,多为正气不足,无力驱毒外出,治疗当以健脾补肾、清解疫毒为主,用贯众解疫毒,配黄芪益气健脾,伍桑寄生滋补肝肾,以期通过提高机体正气助贯众解毒。而对于乙肝后肝硬化(代偿期)阶段,多为正虚、痰瘀内结,治当以扶正与活血化痰软坚并施,用贯众祛瘀软坚破癥瘕,配丹参畅通血络,伍鸡内金者,乃健脾可杜生痰之源,脾健而积自消之意。

猜你喜欢

  • 临床检查胃镜时对我们人体有害吗?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胃镜检查这个话题,那么胃镜对于我们消化系统疾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查手段,那么现在的胃镜其实跟过去比,已经进步非常之多了,一个是镜身呢,比较柔软,比较细,现在这个胃镜检查呢,其实是一个常规的检查项目,哪些疾病需要检查,实际

  • 左上腹隐隐作痛,千万不要忽视,及时发现及时就医!

    前几天在临床看到一个患者,女性,40岁左右吧,然后她来看的是左上腹啊,左上腹有点疼痛,这种疼痛啊是若有若无的啊,就像抽筋儿,又像岔气一样,那么别的方面呢,她感觉不是很明显,她认为自己有这个慢性胰腺炎,为什么呢,是因为她在一次体检当中,CT提

  • 阳气不足百病生,阳气不足有哪些症状

    首先呢,一个就是唇舌无力,可能临床上很多人都不会注意,怎么知道这个舌头和嘴唇儿没有力量呢?其实在这点上,中医我们常说的懒言少语,不愿多说话,这也是唇舌无力的一个表现。还有一点呢就是。舌头有齿痕,包括嘴唇的干裂,嘴唇的颜色的改变,这些都可以说

  • 患者排便困难无力,中医一招帮你打通

    这个患者是一个王女士, 28岁,她的主诉便秘症状有十余年,这个患者是大便呢,平常是三五天一次,最近这患者发现呢,就是她有便意,但到厕所的时候就没有力气排出,爱出汗,气短,大便其实不是很干硬,成条形的,有时候会有黏滞不爽,有胃胀,有腹胀的一些

  • 胃糜烂不吃药能自愈吗?做到这三点好得快

    这个是临床上消化系统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糜烂性胃炎,比如说我们的常见的是胆汁反流啊,对我们的胃黏膜造成损害,可以造成这个糜烂性胃炎,具体来说,在胃镜下为什么称为?糜烂为什么有时候称为浅表,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浅表吧,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