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惟愿蜀土茶称圣——记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王云

惟愿蜀土茶称圣——记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王云

惟愿蜀土茶称圣——记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王云

2004年08月19日

王云出生于盛产茶叶的四川达州市,故土的香茶支撑了家里的生活,滋润了他的身心,使他对茶有着特殊的情感和理解,让四川的茶产业做大做强,成了他最大的人生理想。考大学时,他选择了农大,选择了心仪已久的茶学。在这一领域里,他如饥似渴,如鱼得水,不仅打下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广泛涉猎了有关的农业、加工业、历史文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更在茶山茶厂里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大学毕业,王云幸运地到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工作,他抓住机遇,潜心科研,勤奋实践,凭借出色的科研成果、精湛的茶学造诣、丰富的茶叶生产加工经验,很快成为四川茶叶行业新一代专家。

王云有着众多头衔、奖项,但让人最看重的是这几个: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省茶树育种攻关组组长兼首席专家,省名优茶专家评审组组长,省茶叶技术与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政府科技顾问团成员,省农业产业化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高级评茶师,中国农学青年科技奖,四川省青年科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仅40,王云何以如此声誉鹊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王云的科技贡献有分量。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茶学界有一个权威性“定律”:茶树大叶种只能做红茶,不适合做绿茶。而当时我国红茶出口开始萎缩,茶行业面对大面积的大叶种茶树一筹莫展。王云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经过4年艰苦攻关,他成功解决了大叶种茶叶加工名优绿茶滋味苦涩的技术难题,在全国首次研制出省优以上大叶种扁形名优绿茶,王云因此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云任茶研所所长以来,先后主持或主研了14项省市级重大科研项目,有6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其中的“茶叶吸附芳香成分规律研究”提出了“花茶窨制时,茶坯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其吸香能力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强”的新观点,并革新了我国花茶在窨前茶坯须复火的传统工艺,创造了花茶增湿(或直接)窨制新工艺。这项成果目前已得到茶叶界的公认和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在王云的主持下,去年该所新选育省级茶树良种3个,他还参与了3个国家及四川茶叶技术标准的制订。王云著述颇丰,已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20余部。

王云的学术是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他关于四川茶叶产业化发展、无公害茶叶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川茶销售与出口存在的问题等意见和建议,引起了省委书记、省长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不少建议被采纳。

其次,王云注重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他的研究课题来自茶山茶厂,又把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实际。四川的产茶区多为边远山区,交通和生活条件很差,而王云一年四季总是在四川各产茶区跑,搞科研,考察项目,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出谋划策,对茶农进行技术指导。他吃苦耐劳,热情风趣,被茶农誉为“茶山游击队长”。

茶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生动的茶文化材料、生产现场最需要解决的课题,又激活了王云的思维,他的研究总有永不枯竭的动力。近3年来,王云为茶区培训技术人才1780多个,提出茶产业发展重要建议50余条,主持策划并成功实施大型茶叶经济和茶文化活动6个,通过他的技术指导和市场决策,使8家濒临倒闭的茶企业起死回生,经由他指导的茶区开发生产系列名优茶,获得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并创国家级金奖名茶5个、国际金银奖名茶9个,省级优质名茶16个。

这一回,王云正在参与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国际茶文化节的筹办工作。这项活动由四川省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主办,是我国发起的世界性的茶行业“奥运会”,四川还是第一次承办这个盛会。王云作为组委会副秘书长、国际名茶评审委员会主任,在“一会一节”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告诉记者,四川各茶区的名企名茶已整装待发,将在世界同行面前集中亮相,展示川茶的魅力和实力。对于参与和见证川茶发展的王云来说,这个盛会无疑将成为他茶学人生的一个小高潮。

猜你喜欢

  • 活用经方治脑囊虫病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

  • 甘补脾胃当首分阴阳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

  • 健脾祛湿解毒治脓疱性细菌疹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

  •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五苓散治秋泄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