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明医”的启示

“明医”的启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

中国的高等教育延续了西方的模式,而今是继续基本照搬、借鉴赶超呢?还是回首追寻中国人自己的路?对待宋代书院、大学与科举制度,我认为应取其优质而发扬,兼取批判态度,但不可全部废弃不用。应当认真地做一分为二的分析,发掘积极的要素,寻求有益的经验。联系中医高等教育,更应该“我主人随”,闯出中国人自己的路。其实,家传、师授、学派的继承与太医院的教习,均是抚育名医的门径,至少能使其明于医道而谓“明医”。曾几何时,政府主管部门举办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试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仿科举考试的策论笔试,应试者依“策问”作答,策论内容以临床为主,围绕主题“射策”有据,提炼升华理论内涵、发挥个人新见解,这恰是返璞归真。

孙光荣先生与我系同辈中医学人,他富有智慧而勤奋敬业,平生忠诚于中医事业,多所贡献,实令我与同辈学人景仰敬重。我与光荣虽合作和促膝相谈,然更多的是以文会友。论及受教育的过程,均有师承教育的阅历。他幼承庭训,青年又曾务农。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这种经历与明于医道有所关联。1962年经卫生主管部门批准,我拜董建华老先生为师,老先生的第一课就申明需要补上庭训,重谙做人、业医的道德准则,强化尊师重教的“养成”教育;先从写字抄稿做起,晨起半小时端坐写字台前,以毛笔蘸清水练写字,每天在班上抄稿一万字,并列为基本功之一;部署阅读经典医著且要求背诵。诸如此类的庭训所得,终生铭记。我想光荣9岁即承庭训,感悟自然比我深刻,此乃达成“明医”的重要门径。吾辈若能谨守庭训,自能抵御利益驱动而规避急功近利的弊病。再谈务农,做中医首先要能明白为何要做中医,是谓先得“明医”,务农也是有利的门径,当然不是说“非务农则不能明医”。我读中学时,暑假回家做农活,大学毕业不久又下放安徽枞阳,曾居住在村落既务农又业医。生活耕作在大自然之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熏陶,体验了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这对于理解、感悟、诠释天地人一同的宇宙观,对于二元论、还原论的批判,对于中医学原创思维的认识等,则多有裨益,我和光荣能有深邃的思考本源,自当与青年时代务农的阅历有关。

缘医者意也、理也、易也;药者毒也、厚也、瀹也。必宗中庸、中和之道为指针,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教学相长而融汇新知,则能明医。显然,习国故、读经典,勤临证、创新说,是医者成才的要义。光荣秉承大医精诚之风范,诠释中医学理之真谛,可谓恰逢其时的一代明医。人生道路遭遇坎坷曲折也不一定都是坏事,若激发斗志,勇敢面对,则坎坷曲折能导向光明之坦途。我与光荣都曾有过坎坷曲折的过程,作为挚友相互勉励,知难而进,艰难的日子度过之后才真正体会到“塞翁失马”的含义。

我以为学术流派堪称当今的重点学科,研究学术流派无疑是促成明医而后成为名医的路径,因为以史为鉴自能受到启发,就能做好今天要做的事。(本文原为《明医——孙光荣教授走过来的七十年》之序,略有删减。)D4

猜你喜欢

  • 气血虚吃中药的禁忌是什么?

    平时的时候我们有好多的朋友会出现身体虚弱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大部分的原因是出现了气血虚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一般的朋友会选择通过中药来进行调理,这也是好多朋友常用到的方法,不过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通过中药来调理的,那么气血虚吃中药的禁忌有

  • 手上长老年斑怎么回事?

    对于很多人来说当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就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长老年斑也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但是虽然受老年斑会出现在老人的身上,但是有的人只有四十几岁就开始长老年斑了,而有的人到60几岁才开始长老年斑,所以说不妨了解一下,手上长老年斑怎么回事?只有

  • 贫血的人吃什么药?

    对于现代人来说,贫血往往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因此如果出现贫血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更容易出现贫血的问题,因为女性特殊的生理构造,贫血更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对于出现贫血的人都会问到底贫血的人吃什

  • 煎中药的时候是不是要盖盖子?

    现在很多人生病了都采用喝中药的方法来根治疾病,随着中药的流行,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煮中药的罐子。但是奇怪的是有些罐子没有盖子而有些罐子有盖子,对于这样的现象商家给出的说法也有所不同。很多人对煎中药应不应该盖盖子有所争议,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老中

  • 金不换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说到金不换不知道大家会想到些什么,但是作为笔者的我第一次听这个名字还是在电视剧里面听到的,也许和大家一样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熟悉是名字,陌生则是它竟然是一味中药;那么问题来了,金不换的功效与作用是否了解呢,如果不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