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走进神奇中药

走进神奇中药

连翘、泽兰、夏枯草、香附、辛夷、海金沙……这些美丽的名字同属于一个家族,那就是中药。这个大家族有来自深山老林的花花草草,也有深埋地下的珍稀矿物,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千百年来,它们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让我们走进中药,了解那些关于中药的事实和误解。

中药是大自然的馈赠

关于中药的发现和运用,一般认为起源于神农氏。在汉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民间也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关于神农氏其人的真实性到底如何,我们无法判定,但是“尝百草”这样的行为确实是早期人类认知中药的必然选择。

面对千差万别的植物,除了那些气味浓烈、面目可憎的容易排除之外,其余的古人都亲身尝试。吃到薄荷叶,感觉咽喉清凉舒适;吃到生姜,感觉胃部温热;吃了大黄,会引起腹泻;吃了瓜蒂,可导致呕吐。时间长了,人们就逐渐懂得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并且有意识地将某些有特性的食物应用于疾病治疗,并加以记录,这就是最原始的中药知识了。

这种设想在自然界中也能够找到佐证,热带雨林中的猴子,发疟疾时会去啃金鸡纳树皮,当地人如法炮制后发现金鸡纳树皮对人类疟疾同样有效,最终科学家从金鸡纳树皮提取了治疗疟疾的特效物质奎宁;受了伤的海豹,常去寻找一种有促进愈合功能的海藻吃;受了外伤的蛇类,会在特定的野草上来回爬动,利用这种野草的汁液促进伤口愈合。

大量的中药就是古人在不断的尝试和总结中被发现并使用的,可以说中药是大自然的宝贵馈赠。

中药靠什么治病

中药能够治病的关键在于其偏性,正是依赖这一特性,中药才能“纠偏求平”,恢复人体内在平衡,治愈疾病,这种偏性主要体现在“气”与“味”两方面。

中药的“气”是指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有些中药性质平和,既不过热,也不过寒,称之为“平性”药。利用中药的四气能够纠正疾病状态下人体的寒热失衡。

寒凉药主要用于治疗热证。比如石膏、知母可以清气分热,用来清热泻火;决明子、青葙子可以清肝火而明目;生地、牡丹皮专入血分,起到凉血的作用;黄连、黄芩偏于苦燥,能够清热化湿。温热药主要用来治疗寒证。比如附子逐寒燥湿、温助肾阳;肉桂温中逐寒,偏暖下焦;吴茱萸温胃散寒,能够治疗胃痛酸吐,痛经等。

中药的“味”主要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有些中药气味不明显,称之为淡味,也把它归在甘味。还有些药具有涩味,因为涩与酸常常并存,所以中医把涩味也附到酸味上,所以习惯总称为“五味”。

大家都有吃了芥末感觉辛辣、通窍的体会,这就说明辛味具有开通、发散的作用。平时受了点风寒,鼻塞头痛,熬上一碗姜汤趁热喝下,人就会感觉轻松很多,这也是辛味中药发散风寒的表现。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还慢慢地总结出:酸味药能够收敛、涩滞,苦味药能够泻火、燥湿,甘味药能够补益、和缓,咸味药能够泻下、软坚,淡味药能够利水渗湿。利用中药的偏性,“制而用之,变而通之”就能够达到恢复人体平衡的目的。

除了“气”、“味”之外,中药的归经、配伍、升降沉浮都对中药疗效的发挥产生着重要作用,这些自然特性不是简单的实验室分析能够解释的。

比如牡蛎,单就其主要成分分析,无非是碳酸钙,但中医认为牡蛎具有重镇安神,收敛固涩的作用,并且经过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究其原因,牡蛎生于水中,其气寒凉,质地较重,味咸而涩,将这些特性综合起来,加上合理的配伍自然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

中药不可乱吃

前面讲到,中药能够治病的关键就在于其偏性,“是药就有三分毒”所言不虚。

很多人认为中药是天然的,有些还是食物,所以是无害的,没有副作用,即使自己开方配药也没有关系,其实这是对中药认识的误区。

中药“气”、“味”各不相同,必须结合患者体质以及病证综合考虑。除此之外,中药大家族中有一些“性格刚猛”的毒药,比如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等,经过医生的巧妙炮制、配伍,它们就成为了良药,能够迅速纠正人体的偏性。但如果正常人服用以后就会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事实上,各大医院每年都会收治一些因为误服有毒中药或是过量服用中药的患者,还有一些患者在使用中药时,不注意忌口,导致药物不能充分发挥其药效,影响了治疗效果,这些都提示我们中药不可乱吃。

结语:自然界是个大宝库,中药大家族就是其中的奇葩。如何充分地利用这笔财富为人类健康服务,是我们中医药界永恒的命题。

猜你喜欢

  • 急性肾衰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精选药 适口感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3)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

  • 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

  • 养血祛风治斑秃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张某,女32岁,2008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晨起发现头枕部斑秃一块,后来逐渐发展而成全秃,经多方医治罔效,头部光亮,羞于见人,夜寐多梦,大便干,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血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