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内外调理防治皮肤瘙痒

内外调理防治皮肤瘙痒

这几天,王先生的皮肤瘙痒越来越严重了,他常常是越抓越痒,越痒越抓。为什么冬春季节皮肤瘙痒较为严重呢?据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周国秀介绍,冬春季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容易变得干燥,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此外春节期间,聚餐增多,食物过敏、酗酒、过食辛辣食品等都是诱因。

很多皮肤瘙痒较重的患者会去药房买些药膏,其实这是不可取的。首先,引起皮肤瘙痒的疾病有很多,要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对症用药。其次,在外用药物的同时应配合用一些内服药,因为内外同时治疗才能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中医认为,冬春季节燥邪当令,燥则肌肤失养、生风发痒,因此中医治疗原则当疏风、养血、润燥。

初次发病可用:当归、丹皮各15克,生地、赤芍、防风、地肤子、白鲜皮各20克,牛蒡子、蝉衣各12克,知母、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如患者有皮肤干燥,抓破后血痕累累,并伴有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等症,可用制首乌、柏子仁、地肤子、太子参各15克,炒枣仁、徐长卿各30克,鸡血藤、白蒺藜各20克,天麻10克,乌蛇5克,枸杞、党参各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肛周及阴囊部或外阴瘙痒可用:黄柏20克,苍术15克,龙胆草15克,茯苓20克,泽泻15克,车前子30克,川萆薢30克,防己15克,土茯苓30克,白鲜皮30克,白蒺藜2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全身皮肤瘙痒外洗方药:苦参20克,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白矾、艾叶、侧柏叶、花椒各15克,百部25克,水煎后外洗(以上用药请咨询当地医生)。

针刺疗法:可针刺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另外,还可应用西药药膏或口服药物。(戴秀娟)

猜你喜欢

  • 熬中药前先泡药材

    需要煎熬的中药都建议尽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中药材因骤然受热,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变硬,从而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药效降低。

  • 劳怯症是什么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脾胃不好怎样调理效果最好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

  • 既怕冷又怕热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

  • 舌下青筋又粗又黑怎么回事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