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陈皮理气和胃化痰湿

陈皮理气和胃化痰湿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橘原产于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文学宝库中,留下了不少文人墨客关于咏橘的名篇佳作。人们所熟悉的有屈原的《橘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杨雄的《蜀都赋》、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等,都有关于橘的记述。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感受,刻画了橘树蓬勃向上的精神,赞美了橘树“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秉德无私”的高尚品质。无怪乎人们对橘有“四悦”之誉,即味悦人口,色悦人目,气悦人鼻,誉悦人耳。

橘的皮、核、叶、络皆入药。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名陈皮(新鲜的橘皮一般不入药);若将橘皮的内层去除,又称橘红;橘瓤上的筋膜为橘络;橘的种子为橘核;橘叶亦可人药。橘皮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要药,常用于脾胃气滞证;橘核功能理气散结、止痛;橘叶有疏肝行气、散结消肿的功效;橘络行气通络、化痰止咳;橘红性燥,以燥湿化痰为功;橘白功能通络化痰,顺气和胃。

橘皮,辛苦而温,性偏燥,用量为3~10克;其他橘药一般用量以不超过10克为宜,量过大易耗气伤阴。

橘皮药理研究

橘皮主要含挥发油、黄酮苷、川皮酮、维生素B、维生素C等。药理研究表明:小剂量橘皮煎剂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排血量增加;大剂量可抑制心脏兴奋。鲜橘皮煎剂有扩张血管作用,其所含橘皮苷有维生素P样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微细血管出血;能拮抗组胺、溶血卵磷脂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强;能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并有利胆作用。

橘皮药膳

陈皮山楂酒:陈皮50克,山楂酒1000毫升,白酒500毫升。先将陈皮撕碎浸入白酒,7天后滤去药渣,与山楂酒混合即成。此酒有行气健脾、燥湿降逆、止呕开胃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之食少胃满、脘腹胀痛等症。每日3次,每次饮30~50毫升。

橘皮粥:橘皮10克(研末),或蜜饯橘饼1个,糯米50克。先煮米,到半熟时放入橘皮末或蜜饯橘饼(切碎),同煮至熟,晨起早餐食。此粥健脾理气,适用于脾失健运引起的食后腹胀、噫气食臭等症。

养生经验方

1.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本方为化痰和胃的常用方,用于湿痰咳嗽,症见痰多色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头晕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2.养胃冲剂:陈皮、黄芪、党参、白芍、生甘草、食糖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效。

3.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党参各9克,炙甘草6克,生姜5片,大枣5枚,水煎服。本方具有益气清热、降逆止呕的功效,主治慢性胃炎所致的呃逆或呕吐。D4

猜你喜欢

  • 药对证,虽剧但服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热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药,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药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笔者在临证中常

  • 丁萸散敷脐治婴幼儿泄泻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组成和用法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方解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

  •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

  • 治肛周脓肿验案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

  • 一贯煎治疗痤疮体会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