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活涩并用治崩漏

活涩并用治崩漏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历代医家对崩漏论述甚多,证类上分“阴虚血热妄行者”、“肝经怒火动血逆气未散者”、“血有滞逆而妄行者”、“去血过多血脱气陷者”、“营气不足血不能调而妄行者”、“脾气虚弱不能收摄而脱血者”、“脾肾虚寒者”、“肝胆气虚不能藏血者”、“崩漏既久,血滑不禁者”等,可见崩漏一证,病机繁多,成因庞杂,虚实寒热均见。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气血运行逆乱,冲任二脉失调乃其发病之本。笔者在临床常去其繁杂,将崩漏定为虚实二大类以调之,治疗上宗《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的“塞流、澄源、复旧”三大法,而创“活与涩”之法,对崩漏治疗收到满意疗效。

月经行有常道,流通则盛,其非时而下不循常道,崩漏自成。崩漏者血不归经或以瘀阻,或以固统失司,虽其有虚实寒热之别,但治疗之法不外乎引血归经,一则固摄,一则疏通,实乃治崩之大法。笔者临证常以固涩配合应用,相得益彰,对诸多崩漏伴瘀血者多先以少腹逐瘀汤二剂,活血化瘀使瘀血去而新血安,药用:炒小茴香3g,炒干姜3g,元胡3g,炒五灵脂6g,没药5g,川芎5g,当归12g,生蒲黄9g,官桂5g,赤芍9g。方以轻取活血不使胞宫血脉瘀滞。后急投以益气止血固涩之品,方用四物汤加减:当归15g,川芎5g,炒白芍12g,熟地30g,芥穗炭5g,阿胶12g,贯众炭5g,黑艾叶6g,黑杜仲9g,生黄芪18g,川断6g,海螵蛸12g,甘草3g。本方以益气止血为主,药用炭类则加强固涩止血之功,临床常服3~5剂而崩漏停止。

李某,女,48岁。2009年10月15日初诊。自诉月经量多,已十数日,少腹时痛,伴紫黑血块下,周身乏力,头晕自汗,前医曾用大剂止血之品罔效。观其贫血貌,舌红少苔,脉沉涩。思其经多块下腹痛,必有瘀血作祟,瘀血不去,经道不畅,新血难安。治以少腹逐瘀汤立方:炒茴香3g,炒干姜3g,元胡3g,炒五灵脂6g,没药5g,川芎5g,当归15g,生蒲黄9g,官桂5g,赤芍6g,茜草5g,丹参9g,甘草3g。2剂,水煎服,日1剂。

两日后复诊,自诉药后有血块排出,出血减缓,已无腹痛,舌淡苔白,六脉沉细。瘀血已去,当以固经止血为治,更方以《傅青主女科》加减四物汤:当归12g,川芎5g,炒白芍10g,熟地18g,芥穗炭5g,山萸肉12g,川断6g,焦白术15g,阿胶12g,甘草3g。3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服药后,出血停止,诸症好转,但贫血已成,其“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方以四君子汤加减以复其旧。

崩漏一证,乃妇科急症,余临证常以活涩并用,一动一静,固本澄源。临证多可收桴鼓之效。

猜你喜欢

  • 体虚则痛,阴虚阳虚,看看你是哪一种!

    阴虚和阳虚都属于这个叫虚症,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说阴虚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有阳虚,那么阳虚到了一定程度也会伴有阴虚,治疗的时候有轻重之分,但不能顾此知彼,那么阴虚的症状很多,包括阴虚盗汗,阴虚五心烦热,但是阴虚热痛是一个特别的一个症状,首

  • 脾肾阳虚从哪调理最有效?

    大家好,在我临床看病,这个脾肾阳虚这个正行,我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无论年轻的患者也好,还是年老的患者,有许多它就是有脾肾阳虚这个表现,关于这个脾肾阳虚,那是先补肾呢,还是先补脾,中医往往讲的是阳虚则寒,那么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

  • 肾虚能不能自然恢复

    大家好,今天再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肾虚,说到肾虚,肯定会有人问,这个肾虚到底能不能自己恢复啊?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呢,肾虚是有可能自我恢复的。那么首先要看我们这个

  • 患者感觉每天昏昏沉沉,伴有胃寒消化不良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男性患者, 29岁,偏瘦一点,它的主要症状呢,头脑就是不清亮,反映问题呢就比较迟钝,然后他有头晕,特别困倦,然后有失眠,还有耳鸣。手脚呢,特别怕凉,在心脏科也看过,说他的心率,只有40次到50次,但是心脏科建议

  • 脾胃虚弱五大症状,看看你有没有类似情况!

    大家好,今天我继续跟大家聊一聊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在我们脾胃病科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类型啊,那么往往有这个脾胃虚弱夹杂着许多的原因啊,每个人情形都不一样,那么就是从脾胃虚弱来讲,在临床上我们常见的有哪些症型呢?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