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高纤维食物助你远离结肠癌

高纤维食物助你远离结肠癌

衣晓峰 本报记者 岳金凤 本报通讯员

近日,一位44岁的男性患者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外科被确诊为结肠癌,并接受了结肠癌根治术。这位男士半年来反复腹痛、腹胀,排气、排便也为之减少。他曾两次被诊断为“急性肠梗阻”,经过保守治疗后有所缓解。这一次复发并加重,入院手术切除病灶。追问病史,此人平素挑食,嗜好肉类食物,少食新鲜蔬菜及纤维食品,且平素长期坐办公室,较少进行体力活动。

有资料显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食习惯的转变,黑龙江省结肠癌发病率显著增高。哈医大四院副院长刘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膳食西化是结肠癌发病增高的元凶,他建议日常饮食中多吃高纤维食物,改变不良的西餐式饮食结构。

刘明指出,很多结肠癌患者具备和上述那位男士相似饮食习惯。近年来结肠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已占所有肿瘤的8%~12%,排在恶性肿瘤中的第五位,仅次于胃癌、食道癌、肝癌和肺癌。在黑龙江省,结肠癌近15年来呈现明显的发病率增高趋势,同时发病年龄趋于下降,患者的平均年龄从60多岁降到40岁上下,其中45岁左右为高发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众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西化、肥胖人口增加、快餐油炸食品及含糖饮料、碳酸饮料的流行,结肠癌发病率在黑龙江省连年走高,已超过2%。

刘明解释说,长期食用高脂肪饮食和纤维素不足是导致结肠癌的主要发病原因。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增加结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并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胆汁酸经细菌作用可生成致癌物质,固醇环也可因细菌被芳香化而形成致癌物。实践经验表明,结肠癌是可防可治的。平衡膳食、多吃高纤维食物有助于人们远离结肠癌。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只要多吃鱼、虾、豆类、水果和蔬菜,就一定是科学防癌的饮食,其实一种或某一类食物的营养成分,不可能完全符合人体对营养的全部需要,任何单调的饮食模式或偏食习惯,都会造成一些营养素过剩和另一些营养素的缺乏或失衡,恶果之一就是诱发癌症,所以均衡饮食十分重要。

同时,有许多证据表明,高纤维低脂肪饮食能减少患结肠癌的危险性。这是因为,食物纤维可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量,稀释肠内残留物浓度,能缩短粪便通过大肠的时间而减少致癌物质与肠黏膜接触的过程。刘明建议,年龄低于50岁的人应每天摄入38克纤维,50岁以上者应每天摄入30克纤维。较好的纤维来源于谷物的麸、植物叶子和主干、坚果、种子、水果和蔬菜,后者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这些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物质及有毒物质。

刘明提醒说,以下易感人群尤其要注意对结肠癌的预防: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老年人、肥胖者、以肉类为主食者、大肠癌病人的直系亲属、维生素D缺乏者、大量饮用啤酒者、大肠癌高发区居民、已行胆囊切除者。他建议普通人群从50岁开始,每年检查大便隐血一次,每5年行纤维结肠镜检查一次;有大肠癌家族史者亲属,起始检查年龄从40岁起。

猜你喜欢

  • 精工艺 细制作 ——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4)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

  • 急性肾衰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精选药 适口感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3)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

  • 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