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年人常服镇痛药,危险!

中年人常服镇痛药,危险!

北京市26家医院曾联合进行了一项万人调查,结果发现:40岁以上的中年人服用镇痛药的比例很高,占调查总数的52.8%。这些人腰痛时用镇痛药,牙痛时用镇痛药,患妇科疾病时还是用镇痛药,少数人甚至用镇痛药来解乏或振奋精神。

过量或长期服用镇痛药对人体是有害的,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长期服用镇痛药可使人体产生依赖性(咸瘾)。调查显示,在曾应用过镇痛药的2170人中,停用镇痛药后有652人出现了“戒断症状”,如打呵欠、出冷汗、疼痛加重、精神紧张、身体不适等反应,占应用镇痛药者的29.9%。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反应,是由于外源性镇痛药的反复、过量使用会抑制内源性镇痛物质“内啡肽”的作用,一旦停药,内源性镇痛物质就会暂时缺乏,从而出现一系列“戒断症状”。

第二,过量或长期服用镇痛药,特别是解热镇痛药容易导致胃肠黏膜的损伤和溃疡。镇痛药可以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在发挥止痛作用的同时,可使人体失去前列腺素的保护作用,引起消化道的损伤。国外资料表明,服用镇痛药者发生上消化道损害的危险度比未用者高出1.5倍;死于与消化性溃疡有关疾病的危险性比未用者高出2倍;由镇痛药引起的胃部损伤占溃疡病发生率的15%一35%。

第三,长期服用镇痛药会使人体的凝血系统紊乱,使出血时间延长,诱发消化道、皮肤等部位的出血。研究表明,出血的危险与镇痛药的使用和年龄有关,男性和高龄者在使用镇痛药后出现出血及穿孔的相对危险性较高。一般,使用镇痛药剂量越大.危险也越大。

那么,应该怎样使用镇痛药呢?实际上,应用镇痛药纯属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病因。一般地说,镇痛药仅适用于热度很高,或有慢性钝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及月经痛者,而对内脏平滑肌痉挛所引起的绞痛几乎无效,也不能防止疾病的发展。即使把镇痛药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和成瘾性降到最低,使用镇痛药仍应采用最小剂量,并控制最短的使用天数,一般以止痛为目的时使用镇痛药应限定在5天内,而用于治疗风湿病和肌肉、骨骼疾病则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应用镇痛药要注意下列问题: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3岁以下儿童应尽量不用或慎用;老年人如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等,应选用不具降压效果和对前列腺素分泌无抑制作用的镇痛药,如舒林酸等。

2.合并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或不用,如必须使用,剂量不要过大;有出血倾向及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病史者,应慎用或禁用;使用后可能发生皮疹、哮喘等反应者应当慎用;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应禁用。

3.对镇痛药或其中成分有过敏史时,不宜再使用其他同类镇痛药,因为类药物大多数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4.为避免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镇痛药宜在餐后服用,不宜空腹服。使用镇痛药时,千万不要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因为同时饮酒会增加胃肠道刺激性.诱发胃肠出血或黏膜溃疡。

5.不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否则会使胃肠道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2倍。

猜你喜欢

  • 胆汁反流总是反反复复治不好怎么办

    前几天在门诊的时候呢,接诊了一位胆汁反流病的患者,嗯,来找到我的时候呢,说很多医院都去看了,药也吃了挺多啊,就是总是治疗效果不好啊。我觉得这个病人也挺复杂的,我就看了一下他服用的药物啊,结果我一看他的药物呢,主要是这个啊,我们叫拉唑一类药物

  • 阴阳两虚应该怎么补?中医来告诉你!

    所谓的阴阳两虚就是你既有阴虚的症状,同时又有阳虚的症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来看诊,他说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怕冷,穿的比别人就是特别厚,总是感觉自己后背凉,腰凉,腿凉,脚凉,甚至是屁股都是凉的,就是穿得再多都感觉不到热乎,有一种就是像

  • 气机不调这四种表现,看看你中招了吗!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脾胃虚弱远离这五点,让你的脾胃恢复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

  • 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频发,中医这样调理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我在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啊,这个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机啊,用中医来说呢,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西医在这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啊,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对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