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症性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也往往与病人的个性偏离有关;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幻觉、妄想,生活工作不受严重影响。

鉴于有些诊断为神经症性抑郁的病例后来发展为反应性抑郁症,国外有些学者认为,两种病病并非两个独立的疾病单元,而是同一疾病不同严重程度的表现。在我国的诊断习惯中,本病仍称为抑郁性神经症,继续留在神经症这一类别之中。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经研究发现,患者病前性格多表现缺乏自信和自尊,对他人过分依赖和自我强求。思虑多,心理承受力差,常因小事陷入忧愁、苦闷状态。虽然具有上述人格特点的人不至于都发展成抑郁性神经症,但临床所见抑郁性神经病者一般都具有上述抑郁人格特点,如家庭不和、工作困难、事业受挫折、人际关系紧张等种种社会心理因素,常是促发因素。遗传在本病中亦起一定作用,本病患者的家族中患重症抑郁症的比率明显高于一般居民、有人格障碍、自杀等情况及患神经症的比率也较高。

临床表现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情绪低落,严重程度可起伏波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日常活动和娱乐的兴趣明显减退,体验不到乐趣和愉快。他们常常回避热闹的场合,也无意留恋美丽的风景。

②对前途悲观失望。认为工作和事业已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个人前景暗淡,认为一切事物都毫无希望。

③感到精神疲惫。精力明显不足,打不起精神,想振作也振作也不起来。对生活和事业缺乏动力和热情,似乎什么都不想做,也不想动。

④无助感。对自己的痛苦处境感到无力自拨,即使别人帮助自己,也感到无济于事,只能听之任之。

⑤自我评价下降。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常常自卑、自责、内疚,认为自己是无用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也有些病人埋怨他人,感到委屈。

⑥感到生命缺乏意义与价值。认为活着已没有任何意义,常认为活着不如死了好。遇事老往坏处想,甚至企图自杀,但在具体实施上,则又显得顾虑重重。

此外,患者意志活动是减低的,虽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处处表现被动与依赖。患者常用空虚、孤独、与人有隔阂来表述自己的处境。常感到思考问题困难,脑子反应迟钝。常述脑子空了、不会想事情了。

除了精神症状以外,不少患者多伴有失眠、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往往给人主诉多而易变的感觉,有些症状可以长期存在,但无明显加重或缓解。

诊断和鉴别诊断

①诊断。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慢性起病,肯定而不太严重的抑郁,伴有焦虑、躯体不适等神经症性症状。病程持续2年以上,人格完整。日常生活不受显著影响。感到痛苦,有求治愿望是诊断抑郁性神经症的主要依据。

②鉴别诊断。

a.内源性抑郁症:抑羟樾餮现兀宰铩⒆栽鸫锏酵氤潭龋换蛴星苛业淖陨逼笸迹钟糁⒂忻飨缘某恐匾骨岬慕诼杀浠怀S忻飨缘木裨硕砸钟簦踔脸鱿只镁趸蛲耄蛔晕胰鲜赌芰θ彼鹧现兀怀中氖秤跬撕兔飨缘奶逯丶跚幔患易逯醒粜跃癫∈罚偈±性昕癫∈罚崾灸谠葱砸钟糁⒄锒稀?ltBR>

b.反应性抑郁症:由明显的精神应激因素引起,抑郁情绪的起源有较具体确切的对象、事件,心因体验强烈,常含泪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痛苦;病程较短,一般不复发;抑郁性神经症虽由精神因素诱发,但其抑郁心境与精神因素联系不密切,病程常迁延。

C.神经衰弱:部分神经衰弱患者可伴有抑郁情绪,但程度较轻,并不持续出现在整个病程;以繁多的躯体不适主诉及易兴奋、有较明确的病程;而抑郁性人格多起病于幼年时期,他们并不是呈现持久的忧郁情绪,正常时同样有欢乐和兴奋高涨的时刻,但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遇风吹浪打容易陷入忧伤低沉的心境。

治疗

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方面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疏泄疗法、音乐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①药物治疗:主要应用抗抑郁药物。临床常用一环类抗抑郁剂,如多虑平、阿米替林,剂量为每日50-300毫克;也可选用四环类抑郁剂,如马普替林,剂量为每日100-250毫克,均分次服用。

苯二氮草类药物有效改善焦虑状态、躯体不适感和失眠等症状,可配合应用。可选用佳乐啶每日0.8-1.6毫克,分次服。

②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本病有良好的疗效。主要在于提供安全感,弥补受创伤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生活的乐趣。假如挫折的来源属于外在性质时,可帮助患者排除或减少这些外在性的困难。并协助患者善用各种外来的支持资源,包括家人、朋友或社会可供给的帮助。

在患者忧郁减轻,心情较稳定之后,心理治疗可推进另一层次,可采用认知疗法,帮助患者分析及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包括促成心情抑郁的可能心理因素,纠正对自己错误的认知,正确协调现实境界的自我与理想化自我的矛盾,达到改善情绪的目的。

猜你喜欢

  •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失瘖辨治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辨证分型不容否定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三甲散治肝硬化腹水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