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桑叶:防治糖尿病新生代天然植物原料

桑叶:防治糖尿病新生代天然植物原料

桑叶降血糖的人体临床应用

迄今,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1.3亿,且人数还在剧增。它的起因主要是由于过食、饮食生活欧美化、运动量不足、肥胖和应激反应所致。糖尿病患者病初并没有什么症状,但可怕的是在难以觉察的情况下若置之不理,会引起肾损害、视网膜症、神经损害糖尿病并发症或直接威胁生命的心肌梗塞、脑血栓等。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平时必须改善饮食习惯和加强预防。对此,桑叶作为天然无毒的药食两用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Bondada等人对24名40~60岁男性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实验,这24名患者被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使用降血糖药物glibenclamide胶囊(5毫克/天),另一组服用桑叶粉胶囊(3克/天),服用时间为30天。30天后对患者的血浆和尿液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降血糖药物glibenclamide胶囊相比,桑叶胶囊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降低率为27%(P<0.01)。同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亦下降12%(P<0.01)。

笔者与第一军医大学天然植物应用研究开发中心合作对一种以桑叶为主要原料的降血糖保健食品进行研究,观察其临床效果。实验结果为:20毫升/人/天,连服3个月,以服食3个月后对服用者空腹采血检测表明,总有效率为94.74%,其中显效50.88%(患者血糖下降至正常水平)。

桑叶降血糖机理总结

尽管桑叶调节血糖的作用机理至今尚未十分清楚,但基于当代调节血糖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报告,推测桑叶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降血糖作用的(见图表)。

研究前景和展望

众多对桑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已充分证实了桑叶具有降血糖功效,而对桑叶降血糖机理的研究表明,桑叶多糖类和生物碱类是其降血糖作用的两类主要成分,它们是通过抑制α-糖苷酶和促进胰岛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达到降血糖效果的。

大量实验亦证实,桑叶及其制品需要通过一定的组方配伍及采用特殊工艺提取出降血糖有效成分,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方可达到降血糖的最佳效果,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桑叶自古民间就作为药用,但鲜少有用于防治糖尿病。现代学者对桑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认识,其降血糖的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发现并重视。

桑叶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品,安全性好,无副作用。随着人们对桑叶研究及认识的深入,以桑叶为主要原料的降血糖保健食品将成为防治高血糖及糖尿病的一种很好的预防性食品。然而,有关桑叶多糖的组成和分子结构、桑叶多糖和生物碱是如何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机制以及桑叶多糖、生物碱和其他成分在降血糖方面是如何协同配伍等方面的课题,则还需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猜你喜欢

  •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高热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

  • 活用经方治脑囊虫病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