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炮制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前提

中药炮制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前提

韩迈仑(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浙江杭州310009)

中国药业中药炮制的临床意义主要在于保证中药的质量,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手段。从古至今,无数的医药界前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和总结出了一整套中药炮制的工艺技巧和法则,丰富了祖国传统的医药学宝库。中药炮制的法则是指导炮制操作的准则,而炮制的内容则涉及到药品的内在质量和临床需要,包括药品的清洁处理,以保证品质纯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药归经或改变具体作用趋向,使药效直达病灶;缓解或转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甩范围,产生新的疗效等等。

方药的实际效益都必须通过剂型来实现,而保证剂型质量的关键在于饮片,药材加工炮制对药物质量关系重大。笔者认为,常用的炮制方法中必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浸。中药饮片的前处理大多是要软化,但在具体处理过程中还要根据药材的质地与大小以及季节、气温来决定药材的浸洗时间。原则上应少浸多润,浸洗时间过长,会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被水解而流失,虽然加工后饮片色泽与形态无变异,但是临床疗效会大受影响。如麻黄、黄连宜浸透后加工;薄荷应抢水洗切割,当日凉晒干燥,如果久浸,挥发油及有效成分散失殆尽,非但浪费资源,而且贻误病机。反之,有些药材浸洗时间不足,也会影响药效,如半夏,没有按时浸漂的话,毒性成分会造成对眼、咽喉、胃肠道等粘膜的强烈刺激。

(2)切片。切片有薄片,如乌药、白芍;有圆片,如泽泻、白术;有斜片,如黄芪、甘草;有直片,如厚朴、黄柏;等等。切片后不但药材整齐美观,而且主要是增加了药效。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切法,如果薄片太厚,则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如果厚片过薄,则加热煎煮后药汁容易成糊状,不但影响其他成分的煎出,而且不利于服用。

(3)火候。炮制中的炒制是常用方法,但“制药贵在适中”。由于各种炒法要求不一样,药物的质地体积各有差异,炒制时的火候就必须与之相适应。否则,“不及则功效难求,太多则性味反失”。一般来说,炒黄多用文火,炒焦、土炒、麸炒、米炒、蛤粉炒多用中火,炒炭、砂炒多用武火。如果该炒焦的炭化,该炭化的灰化,则达不到炮制目的,就谈不上临床功效了。

(4)辅料。辅料有液体和固体两类,不同的辅料有不同的作用。从中药炮制对辅料的选用上,可以看到归经学说的理论指导依据。如醋制延胡索引药入肝,胆汁制天南星引药人心,酒炒黄芩引药入肺,盐炒补骨脂引药入肾等等。加辅料炒的药物除了要注意火候和质地,还要注意辅料的纯净度以及投料数量,古有过酸损齿伤筋、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助满、过辛损津耗气之说,不能忽视。反之。辅料不足也会影响药物性能,若有马兜铃人口即吐,半夏、远志、巴戟天咽下则麻,则多为辅料用量太少,或者浸制欠妥所致。此外,药材在炮制调配过程中必须根据方药分别进行选择,分离其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清除夹杂物,这是保持和稳定其药效的必要程序,如花椒必须去枝梗,麻黄与麻黄根必须分离,枇杷叶必须去毛,蝉衣必须去头足,莲子必须去心,大腹皮必须去核等。自古至今,中医临床医疗的发展和中药炮制密不可分。可以说,如果没有合格的炮制品,中医疗就无法进行,同样,如果炮制不是为了医疗,炮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研究与掌握各种不同炮制品的效用差异,是合理用药的必要前提,是临床医疗药到病除的根本保证。

猜你喜欢

  • 糖尿病人能饮甜菊叶茶吗?

    甜菊是一般人所熟悉的甘味料,也是南美洲巴拉圭与巴西交界处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甜菊的叶子含有名叫“甜菊素”的甜味物质,精制的甜菊素是无色无味的结晶,有砂糖200倍的甜味。糖尿病人能饮甜菊叶茶吗甜菊叶茶味甘性凉,归经肝、脾,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

  • 银耳的医用价值有什么

    银耳在很多消费者的眼中觉得是一种食材而已,但其实银耳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银耳的医用价值有什么?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

  • 艾灸治疗膝关节疼痛有哪些效果

    艾条是我们中医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中药材,这种药材在具体的使用过程当中,以熏艾和艾灸两种方式为主。艾条的作用主要是温筋通络,对于一些风湿关节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艾条的功效根据其质量会有所差异,越是放置时间长的艾条渗透能力越强,其治病效果

  •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

    肉桂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十分常见的一种植物的干燥之后的树皮,它的气味是浓烈的香气,所以它可以作为调料出现在食物当中,除此之外,它还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药材,中医上面说,肉桂可以补温肾阳,还可以填精补血,同时对于一些人体内因为阴盛阳

  • 艾灸烫伤起泡怎么处理?

    很多人对你艾灸的具体功效已经非常的熟悉,甚至以为艾灸不会导致任何副作用。这种想法不正确,艾灸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说可导致皮肤起泡,甚至导致皮肤化脓。如果是起的小泡泡,大多数人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起泡非常的普遍,非常的严重,则需要重视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