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研究称冬季多吃杏仁可润肺排毒养颜益寿

研究称冬季多吃杏仁可润肺排毒养颜益寿

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长起来。中医阴阳学观点认为,冬至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回升的节气,“冬至”以后气温下降明显,天寒地冻。

“冬至”之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要科学养生,调理得当,可以多吃些诸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之类的坚果。中医认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天天气较冷,此时吃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还有坚果大多有补肾健脑、强心健体的作用,所以冬季进补多吃坚果很有好处。再有冬季吃坚果有御寒的作用,可增强体质。当然吃坚果也要适量,应因人而异。

杏仁——

杏仁含多种矿物质,钙含量高。杏仁含氨基酸种类也非常齐全。研究发现,吃杏仁可降低心脏病风险。杏仁还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另外杏仁有润肺排毒的作用,有养颜益寿的作用。但其热量高,最好减少其他油脂类摄取。

杏仁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有止咳化痰、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年老体弱的慢性便秘者来说,吃杏仁效果最佳。杏仁有苦甜之分。甜杏仁可作茶点果品,苦杏仁有毒,不能生吃,入药多为煎剂。

适合人群:所有人。因杏仁有通便作用,所以消化功能差、大便稀、常腹泻的人要少吃。

适用量:每次20克。

核桃——

核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脂肪中含亚油酸多,营养价值较高。此外,核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E,可防止细胞老化,有健脑、增强记忆力及延缓衰老的作用。核桃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核桃仁还是理想的肌肤美容剂,常吃有润肌肤、乌须发的功能。

核桃仁是中成药的重要辅料,有补肾固精、润肺止咳、化痰定喘、顺气补血等功能。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的疗效。人疲劳时嚼些核桃仁,能缓解疲劳和压力。

适合人群:所有人。因含有较多脂肪,所以一次吃得太多,会影响消化。再有,吃核桃仁时,表面的褐色薄皮不要剥掉,这样会损失掉一部分营养。

适用量:每次20克。

栗子——

与其他坚果不同,栗子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较少。此外还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多种维生素。栗子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等,同时也能抗衰老。

栗子味甘、性温,有补肾壮阳、健脾和胃、活血止血的功能。适用于肾虚、腰膝酸软无力、筋骨疼痛、尿血、便血等症。栗子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中药材相媲美。

适合人群:所有人都可食用,因含糖及淀粉高,对过于肥胖的人要少吃。

适用量:每次30克左右。

花生——

花生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每100克花生可提供身体每日所需的蛋白质一半以上,另外含有丰富的纤维、镁、铁、锌及维生素D。花生还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B6、烟碱酸、核黄素及铜、钾、锌、镁等矿物质,同时蕴含丰富纤维。

常吃花生有养血补血、补脾润肺、滋润肌肤的效果。因花生红衣有补脾胃之气,能达到养血止血的作用,因此吃花生时可连皮一起吃。

不适合吃的人:跌打淤肿的病人,消化功能不好的中老年人,胆囊切除的人。

猜你喜欢

  • 去湿气的小妙招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祛湿的食物有哪些?祛湿的中药材有哪些?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

  • 脾虚的四大类型以及调理

    第一:脾气虚症,通常表现为容易腹胀,胃口下降,大便稀溏不成形,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者是苍白无华,舌质淡,胎白,中医治疗上一般以健脾补气为主。第二:脾阳虚通常表现为腹部容易感到冷,吃不了凉的食物,喜欢温热,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中医

  •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陈皮作为一种用途很广的中药材,它主要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作用,并且它归脾肺经,在治疗脾胃气滞、食滞,咳嗽化痰上有独特的作用,如果您是因为脾虚引起的腹胀,痰多湿重,那就可以用它,但是呢,如果你是脾胃虚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就需要配党参,白术这些

  • 舌头上有裂纹怎么办

    这位朋友其实啊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裂纹舌淡有脾虚的一个现象,裂纹舌大家都知道,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啊,就是脾虚湿盛所导致。脾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运化体内的水谷精微,如果脾虚水谷精微和气血就不能濡养我们的舌体,同时体虚会导致体内形成湿气,这个湿气又上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