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1.2.3月疾病特点不同

1.2.3月疾病特点不同

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早已证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常常与天气条件及其变化有关。以冬春为例,1~3月的天气特征不同,常发的疾病也不一样。

一月份天气寒冷,常常是年最低气温的出现时段,同时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空气干燥,雨雪较少,我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出持续“晴冷”的态势,因而月最需要预防的是流行性脊髓膜炎(即“流脑”)。据观察,在一些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医疗水平一般的城镇,每隔3~5年会发生一次流脑小流行,8~10年发生一次大流行。近年来,随着流脑疫苗的普遍应用,流脑的发病有了明显下降,但其危害还并没有彻底消除,尤其2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没有接种疫苗,则在寒冷的一月,很容易感染流脑。当然,一月份也是风湿病、心脑血管病、肺气肿以及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有这些病史的及其家属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月份气温缓慢回升,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常常交汇并静止,云系较多,常有偏北大风,我国许多地区一年中的降雪日数以二月份最多。一月和二月是春节所在的时段,因而不可忽视肠胃疾病。节日期间饮食要有所节制,不可暴饮暴食,以避免胃扩张、肠炎、急性胰腺炎等病的发生。同时,二月份又是甲肝的高发时段,饮食要注意卫生,不吃不洁不熟食物(尤其是半生不熟的水产品)。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以及疾病恢复期的人来说,二月份要特别注意休息和保暖,不可过分地沉迷于娱乐之中,室外活动也要尽可能减少。家庭取暖要掌握“适度”的原则,注意室内的空气卫生,同时要增大室内湿度,以减轻面部和嘴唇的不适。小孩要预防呼吸道疾病,尽可能避免去商场、电影院等人多的场所。

三月份是一年中冷暖空气最活跃的月份之一,天气以“多变”为特征,气温忽高忽低,降水时有时无。近几年,随着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我国许多地方“春寒”和“倒春寒”天气的发生几率也大大提高。这一时段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腮腺炎、猩红热、风疹、水痘时常流行。因此,小学、幼儿园尤其要做好儿童的集体预防工作。由于天气“乍暖还寒”,因而在三月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非常高。事实上,每一次“乍暖还寒”,几乎都伴随着大风、降水或气压的变化,这些气象变化对心脑血管病患者都是非常不利的。美国海洋大气局曾在一份关于天气和健康的报告中指出:“在天气由晴转雨(雪)、气压由高转低、风力由小变大的转换期内,心脑血管病的发作频率明显提高,危重病人常常在凄风苦雨中与世长辞。”

猜你喜欢

  • 飞蚊症 - 诊断与治疗

    ► 飞蚊症是什么?眼睛的飞蚊症大多属于正常的老化现象,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病变,例如视网膜脱落,眼睛发炎等。► 飞蚊症有什么病症?视线范围内出现点状、线状、网状、水泡状,半透明或透明物件或看东西时,发现灰黑的点状或呈线状影像,随著眼球的移动,慢

  • 抑郁症 - 诊断与治疗

    ►抑郁症是什么?过去常被称为神经衰弱,属于轻度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会出现障碍,导致身心失衡,情绪会继续抑郁,对事物失去兴趣或动力,思想会变得消极,从而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抑郁症的定义是:患者持续两周以上,有五个或五个以上既定的生理或心理症状

  • 夏天防风湿,生活小细节

    脾胃护理。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主要运输水液。水分的产生不仅与脾胃密切相关,而且最容易对脾胃功能造成损害。因此,风湿病患者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脾胃,平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嗜酒、吃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尤其是贪凉喜冷。

  • 立夏养心,观花饮茶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

  • 把脉最佳时间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