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郑希超 郑希丽 2005-12-13 13:27:24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8月第1卷第5期

数年来,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措施,治疗180例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0例,男134例,女46例;年龄1.5~72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24h,其病因均为挖耳、洗头、游泳时细菌随水进入耳道,细菌在耳道内繁殖引起炎症,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则急性可转变或慢性。全部病例均有鼓膜穿孔,反复流脓或粘液,听力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8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95例。80%的患者均经过西医治疗后而转入我所诊治。

1.2 治疗方法 黄柏6g,苦参6g,紫草10g,小磨麻油1000g,用文火煎至黄色(不得炸黑),去渣再加氟哌酸滴眼液1支,地塞米松10mg1支,冷却后装入瓶内备用。用双氧水冲洗患耳,后用消毒棉签擦净,将药油滴入患耳,每次3~4滴,每日4~5次。

2 结果 时间最短1~2天脓止,3~7天痊愈。慢性化脓者,需要坚持治疗,一般不超过20天,均可痊愈,部分患者红肿,热痛严重时配部分抗生素治疗,全部痊愈,2年内随访无复发,治愈有效率100%。

3 讨论

此病是一种常见病,应用西药治疗后难以奏效,且易复发。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变形、绿脓、葡萄球菌等混合感染。经现代研究证明: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 功能,西医证明本药为一种广谱抗生素,有消炎止痛作用。苦参清热杀虫止痒,并有除湿祛风利水功效,西医认为本药有抑菌修复、排脓作用。紫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实践发现有生肌长肉,除湿敛疮作用,西医认为本药有抗炎功效,且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上皮生长。氟哌酸滴眼液对绿脓,奇异变形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毒、同时对炎性疼痛起到止痛作用。综观全方,本药直接作用于局部,具有消炎止痛,加强组织修复之功效,药源广,疗效高,临床应用确实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242134安徽省郎溪县毕桥镇赵村中医诊所

猜你喜欢

  •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

  • 治肛周脓肿验案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

  • 一贯煎治疗痤疮体会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

  • 鬼箭羽忍冬藤外用治药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

  • 脾胃治疗不可忽视“脾阴”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