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上班族的眼睛保健

上班族的眼睛保健

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电脑、电视机、游戏机等视屏显示终端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部分。尤其是每天使用电脑的上班族,已经成为视觉疲劳的主要人群。

长期注视电脑荧光屏,注视点频繁移动,画面闪烁以及长时间保持一种操作姿势,是导致上班族们视觉疲劳的主要原因。

面对荧光屏近距离工作持久,眼及眼眶周围疼痛、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流泪等,严重者还会头痛、恶心、眩晕等,上班族们饱受困扰。

视觉疲劳不可忽视

虽然视觉疲劳的症状使患者感觉不适,但大部分患者只要注意休息,使用眼药水稍微缓解一下,症状很快就会消失,所以许多患者都不在意,也不重视它的防治。

其实,视觉疲劳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疲劳综合征。

首先,视觉疲劳是由眼睛本身的原因引起的,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调节因素,眼肌因素,结膜炎、角膜炎,所戴眼镜不合适等。同时,用眼环境不好也会导致视觉疲劳,如光照不足或过强,光源分布不均匀或闪烁不定,注视的目标过小、过细或不稳定等。另外,神经衰弱、身体过度劳累或更年期妇女,也容易出现视觉疲劳。

长时间面对电脑荧光屏,而又保持固定操作姿势,是导致上班族视觉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防治视觉疲劳,日常应注意哪些?

做好眼睛保健

既然导致视觉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防治方法应该因人、因病因而异,专家总结了三点:

一、矫正各方面的缺陷;

二、消除引起视疲劳的各种因素;

三、增强体质,避免超负荷工作。

做到以上三点防治措施,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适当减少用眼时间,做好眼睛保健,是防治视觉疲劳的基础。如注意用眼卫生,不要长时间注视荧光屏,工作一小时,休息十五分钟左右。

屈光不正者配戴矫正眼镜,选配合适的工作台,视屏显示终端不要太靠近窗户以免光反射。安装适当亮度的灯光,用以减少荧光屏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反差,防止荧光屏以外的过度光源引起眩光。适当点用明目液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视觉疲劳的发生。

另外,根据全身情况采用中药辨证论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如伴有头昏眼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等血虚表现者,可适当应用当归、阿胶、白芍等养血药。眼干涩、畏光、频繁眨眼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多梦者,为肝肾亏损,可口服妃菊地黄丸。有结膜炎、角膜炎者,可适当应用菊花、甘草、桔梗等清热祛风药。按摩或针刺眼周围的穴位也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对眼睛有益的食物

缺乏维生素A,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的时候容易患夜游症。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可预防干眼病,消除眼睛疲劳。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类和蛋类,植物性的食物,如胡萝卜、苋菜、菠菜、韭菜、青椒、红心白薯以及水果中的桔子、杏子、柿子等。

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对眼睛也有益。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的成分之一。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水晶体浑浊的白内障病。因此,应该在每天的饮食中,注意摄取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尤以青椒、黄瓜、菜花、小白菜、鲜枣、生梨、桔子等维生素C含量高。

钙质对眼睛也是有好处的。钙具有消除眼睛紧张的作用。豆类、绿叶蔬菜、虾皮含钙量都比较丰富。烧排骨汤、松鱼、糖醋排骨等烹调方法可以增加钙的含量。

猜你喜欢

  • 从瘀论治流泪症

    孙国印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女,55岁。2009年3月20日初诊。双眼反复流泪半年余。患者平素流泪,遇风更甚,伴视物不清,头晕乏力,气短,纳差,双手甲床色泽青紫,舌苔薄白,脉细涩,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为“功能性溢泪”,并用中

  • 长期服 缓起效——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8)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是一种中药剂型,有别于一般“补品”,缓图起效是其特点之一。如果不坚持服用,急于求成,就达不到膏方养生保健、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膏方配伍中除了中药饮片外,参类、虫草等补益性中药,阿胶、龟板胶等胶类、糖等在配伍中占

  • 清寒之燥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1)

    编者按:王和伯(1891-1970年),海盐石泉人。17岁从师于晚清名医金子久先生,是金氏二百多弟子中的佼佼者,1912年在石泉悬壶开业,1918年即名噪乡里,声誉鹊起。1934年,迁硖石行医。1963年3月被浙江省卫生厅评定为海宁最早的“

  • 久病重病当辨奇经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

  • 四磨汤治胃脘痛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四磨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之《剂生方》,方精药专,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药组成,具有破滞降逆,补气扶正之功,主治正气不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所致之气逆喘息,胸膈不适,烦闷不食之证。观当今之世人,多精神压力大,或见情绪失调